太原晋祠及其古代剧场考
同感丶 发表于:2021-12-28 09:14:16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383
太原晋祠及其古代剧场考

《中华戏曲》 2005年02期

太原在历史上又名晋阳,上古为大夏之地,后为金天氏之裔子台殆所居,又相传唐尧始都于此,故名其地曰唐。夏商为唐国,为周灭之。周成王年幼时,剪桐叶戏封同母弟叔虞于唐,遂以“君无戏言”落而实之,建都于晋阳。然唐、晋建都于太原之说始于《汉书地理志》太原郡晋阳注,在《世本》、《史记》之后,故光绪《山西通志》说是“恐难征信”⑴。春秋为晋国地,战国属赵。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大将蒙鹫攻占赵国榆次,得37城;三年,王崎置太原郡⑵。据此则太原至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

晋祠原为祭祀唐叔虞而建,位于太原市西南50里悬瓮山麓,晋水发源处。叔虞之子燮父因晋水而更号曰晋,故曰晋祠。它是晋人共同的祖庙,三晋政治、历史与人文精神的象征。宋金时期已有剧场建筑,降至明清,陆续建成祠内两处大剧场、三处小剧场,祠外两处卫星剧场。除春祈秋报外,各庙主神的“圣诞”也多有隆重的庆典,省城及其附近戏班都要争取来此逢场作戏,剧场的文化内涵、品位和利用率,是省内其他神庙望尘莫及的。每年前9个月断断续续的酬神演剧活动,尤其是六七月长达一个多月之久的圣母、水母之祭,圣母“出行”,更把这里的戏曲演出和社火表演推向高潮,成为当地民众最为欢乐的节日,全省宗教民俗活动的典范。



晋祠的历史及主要庙宇

晋祠的历史已相当悠久。北魏称晋王祠,五代后晋改称兴安王祠,北宋则名汾东王祠,明初朱元璋革除诸神一切封号,改名唐叔虞祠。祠内难老泉、善利泉乃晋水之源,故亦称之为晋源神祠。随着时代的演进,它早已不是一座普通的祠堂,而是规模庞大、建筑宏伟的庙群,中国四大神系的庙宇在此无所不有,文物古迹遍布祠中,祭祀宗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在揭开它的剧场创建、演进和现状之前,有必要对它的历史和庙貌作一概要的了解。

一、晋祠的创建与神庙的分布

晋祠的始创年代不详。刘大鹏先生遗著《晋祠志》引《魏书地形志》说:“晋阳西南有悬瓮山,一名龙山,晋水所出,东如汾,有晋王祠。”又引《水经注》云:“昔智伯遏晋水灌晋阳,其川上溯,后人蓄以为沼。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晋川之中最为胜处。”又引《序行记》云:“高洋天保中,大起楼观,穿筑池塘,自洋以下,皆游集焉。”⑶高洋是北齐君主。光绪《山西通志秩祀略中》考云:“唐叔虞祠,在太原县西南,又翼城县有祠二所。”又引旧《通志》曰:

即晋祠。后晋天福六年(941),封兴安王。宋太平兴国九年(984),既下河东,即加完塔。殿前百余步为三门,又二百歩许为景清门,门之外东数十步,合南北驿路。作亭以庇善利、难老二泉,与祠下泉分灌民田及沿水碾磨,赵昌言撰碑铭。天圣间,改封汾东王。元至元四年(1267)重修,弋毂撰记。明改称唐叔虞之神,有司岁以三月二十五日致祭。祭银地丁内支。嘉靖中重修,见巡抚苏佑碑、副使高汝行记。天启三年(1623),布政使蔡复一重修,有记。翼城县庙二:一在故城村,宋天圣间重修;一在剪桐坊,天圣六年(1028)建。s

根据省志记载,北宋时在晋南翼城县也曾拥有两座唐叔虞祠,地名故城和剪桐坊亦有纪念意义。翼城是春秋晋国都城,曾为祭祀其祖而建庙,有与太原晋祠争夺正统的目的。其中的一座在宋代只是维修,创建的时代可能也相当之早。两座庙宇俱已不存。

太原晋祠的创建,是在晋水之源蓄以为沼(圆为池,方为沼),人们用以溉田思源以后,最迟也是北魏时的事情。早在春秋末年,三家分晋时,晋水就被智伯用于攻取晋阳之战。此后不知何时,人们在沼西紧靠悬瓮山处创建了唐叔虞庙。北齐天保年间(550-559)开始大规模扩建,这里就成了融合自然、人文两种景观、著名的游览胜地。唐代李白、李益、白居易、令狐楚、李德裕,北宋司马光、欧阳修、范仲淹,金代元好问,明代于谦,清代顾炎武、傅山、屈大均、朱彝尊等杰出人物,都曾到此观光,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或碑记。

晋祠很早就成了著名的零祭场所。由祭祖改为祈雨,祭祀的目的性发生过一次大的转变,这是由于北方天气干旱,耕稼专待雨泽,人们不得不求助于神灵而且愈来愈依赖于神灵而促成的。

最早记载祈雨于晋祠之事的,是《新唐书高祖纪》。隋大业十三年(617),驻守太原的李渊欲举旗造反,旬日间得众一万,“副留守虎贲郎将王威、虎牙郎将高君雅,见兵大集,疑有变,谋因祷雨晋祠,以图高祖。高祖觉之,阴为之备”⑴。贞观二十年(646),太宗李世民游览晋祠,亲书《晋祠铭并序》,其中“爰出菊旅,发迹神祠"二句,即指高祖假借祷雨而起兵之事。祷雨和政治、军事谋划的奇特结合,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唯一的一次。

北宋天圣间(1023—1031),民众又在悬瓮山下创建了一座女郎祠,属民俗神系,主要用来祈雨。后来经过士大夫们“考证",断定这“女郎”就是叔虞之母邑姜,而改称圣母庙。熙宁中,地方官以多次祈雨“灵应”,而请封号曰“显灵昭济圣母”,庙额“惠远”,晋祠圣母从此正式载入祀典,进入政统神系中。宣和五年(1123),宣抚使司管勾机宜文字姜仲谦特撰《晋祠谢雨文》,宣抚使司勾当公事赵令峙手书,以答谢“神恩”。

宋代官员亲自祈雨有时还要刻名留念,如在唐太宗《晋祠铭》碑阴碑侧的文字中,今天仍可见宋人加刻的元祐元年(1086)太原府知府曾布等人的祷雨题名:

龙图阁学士河东经略安抚使曽布,提点刑狱朝奉大夫

范子谅,躬率寮吏祷雨祠下。通判太原军府事田盛、高复

签书,河东节度判官卢讷、知阳曲县冯忱之、走马承受王演、捡法官史辩从行。元祐丙寅岁七月十三日,讷谨题,刊者任肌。⑺

明洪武初年,朝廷因遣使祷雨“有应",而加封为“广惠显灵昭济圣母”;四年(1371),改称晋源神祠;景泰二年(1451)、成化二年(1466),胥遣官致祭成。由于重新确定圣母邑姜为晋源水神,又以多次求雨“灵应”,而极力崇祀之,到后来反而冷落了叔虞庙,这是晋祠祭祀主旨发生的第二次转变。

明嘉靖间,士大夫们越来越觉得,奉圣母邑姜为晋源之神不合礼制,遂另外确定了一位“水母"充当水神,并建水母楼以祀之,理由是: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水属阴,故饰水神为妇人形,称曰水母,以水之润物如母之养子耳。晋源昔无水神庙,人恒目圣母为水神。明嘉靖末创建重楼于难老泉上,中祀水母,欲人知为晋源水神,而圣母非水神也。⑴

晋祠水神由邑姜改为水母,由人格神改为自然神,是其祭祀主旨的第三次转变。不过,按晋祠镇各村的民俗,凡祭水母必祭圣母,可知圣母作为晋源之神的地位,在当地百姓的心目中从未动摇。第三次转变并不彻底。

经过历代不断扩建,明清之时晋祠就大体形成了今天的规模。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区域:中区是晋祠的主体部分,中轴线上,自东向西依次为山门、水镜台、会仙桥、莲花台、对越坊、献殿,献殿两侧是钟鼓楼,然后经鱼沼飞梁进入圣母殿。圣母殿之南是台驹庙,其北是苗裔堂,也叫子孙殿。智伯渠自难老泉引出,自西而北折而向东,穿越整个庙院,成为晋祠镇30多个村庄千顷良田灌溉工程的枢纽。

台殆是远古少隴氏的后裔,生当帝颛顼之时,任水官之长,是他开辟了汾河流域,而受封于汾川,死后尊为汾河之神。《左传昭公元年》载晋侯有疾,叔向问于郑子产,子产曰:“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殆。台飴能业其官,宣汾洗,障大泽,以处大原。帝用嘉之,封诸汾川。沈、姒、藤、黄,实守其祀,今晋主汾而灭之矣。由是观之,则台殆汾神也。”杜预注云:“金天氏,帝少籐裔远也。玄明,水官。昧为水官之长。'‘孔颖达疏曰:“颛顼为帝,承金天之后,台殆是金天裔孙,为臣宜当颛顼,故以'帝用嘉之'为颛顼嘉耳。本庙在今宁武县汾河发源地管涔山下定河村,庙后相传有台骑墓(今已夷为平地)。晋祠台驼庙是其行宫,唐河东节度使卢钧改名汾水川祠。五代后晋天福六年(941),“封唐叔虞为兴安王,台驼神为昌宁公,差给事中张琮、户部郎中张守素就行册礼。”当年台驹和叔虞同时受封,可见其地位是很高的。现存庙宇是明嘉靖十二年(1533)由晋祠镇东庄高氏建的,清雍正、乾隆、嘉庆、道光间均由高氏重修,盖以高阳——颛顼为其远祖故也。

北区自东向西依次有文昌宫(阁下为七贤祠)、东岳庙、昊天神祠、钧天乐台、贞观宝翰亭(内有唐太宗御制并亲书《晋祠铭序》碑)、唐叔虞祠、景宜园及依山而建的道窟朝阳洞、茶烟洞和开元洞(财神祠)等。

文昌宫在祠东北角,坐北向南,西邻东岳庙,建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祠为二层,下洞上阁,洞内供奉豫让、李白、白居易、范仲淹、欧阳修、于谦、王琼,称七贤祠。阁内奉祀文昌帝君,左魁星,右禄神。阁的东西建有平台,台上翼以诗榭游廊,两隅设危磴以通上下。

南区自东向西依次有胜瀛楼、同乐亭院、三圣祠、难老亭、翠波桥、水母楼、公输子(鲁班)祠,翠波桥之南有王琼祠,其东即晋西书院。此外,南墙外半里许还曾经有奉圣禅寺。

王琼字德华,明代太原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授工部主事,进郎中,出治漕河,以敏练称。正德元年(1506),擢右副都御史,三年春,迁户部侍郎,八年,晋尚书,十年,代陆完为兵部尚书。长期驻守西北地区以督三边,多所建功,然常遭诋毁。嘉靖十年(1531),出任吏部尚书;明年秋,卒于官,赠太师,谥恭襄,建专祠于其别墅晋溪园之西,即今王琼祠也。著有《漕河图志》三卷,《北边事迹》一卷,《晋溪奏议》十四卷等

三圣祠在石塘东南,以坊作门,正殿三楹,庙貌浑朴。殿内正中奉祀药王,座前供奉古代十大名医木主。左侧是真君,即仓王,座前塑有耗仓鼠一只。右侧是黑龙王,晋祠一带的农民对黑龙王信奉极虔,过去每年都有接送活动。神殿倒映清潭,与水母楼、难老亭之影交相奔流,成为石塘中的一个胜景。

奉圣禅寺原为唐代名将尉迟恭的别墅。尉迟恭以生平杀戮过重,得高僧点拨,遂把它奉献给浮屠,至武德五年(622)建成,高宗赐名曰“十方奉圣禅寺”,历代修葺,规模壮观。《晋祠志》载该寺为三进院落,甚为宏丽,已毁。

《晋祠志》还记有龙王庙、老君祠、土地庙、明月寺、雨花寺、兰若寺、崇福寺、舍利生生塔、万佛塔、白衣庵、老爷阁、真武阁、三官阁、大魁阁、华严阁、凌宵阁、仙翁阁、白鹤亭、伴桐亭、宝翰亭、松水亭、待凤轩、胜览坊及城堡、桥梁、陵墓等古迹,多数已毁灭。不过,遗留下来的仍然是一处拥有宋金以来历代建筑式样的庞大庙群,一个圆满自足的神灵世界,故其香火至今未绝。

二、晋祠主要殿宇的建筑特点

晋祠最主要的庙宇是圣母庙、唐叔虞祠、昊天神祠和水母庙,其次是东岳庙、文昌宫、台殆庙、朝阳洞、公输子祠等。文昌、七贤为士大夫所祀,水母、龙王主要是农民迎祭,公输子是手工业者崇祀之神,财神则多满足商人的愿望。古代士农工商四民,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精神寄托。

圣母祠大殿(彩版1)是晋祠的标志性建筑,创建于宋天圣年间,崇宁元年(1102)曾予大修,元明清以来亦屡加修葺,但其主要构件并未改换,仍属北宋遗构。大殿坐西朝东,倚悬瓮山势而建,居高临下,俯视晋川,周围多古木,其中尤以倾倒的周柏最有意趣,好像也要朝见圣母一般。

神殿重檐歇山顶,筒瓦,黄琉璃脊,黄绿琉璃瓦剪边,举折较高,但屋顶起翘十分柔和。台基依山形筑成,宽31米,深25.5米,四周围以白石栏杆,栏杆由望柱和实心华板组成。殿身通阔七间26.8米,明间宽5米,次间宽4.07米,梢间宽3.7米,通进深为六间21.2米,副阶周匝。前廊进深两间四架椽,两侧各立一尊泥塑殿值将军,异常高大威猛。屋顶用两层组合的梁袱承托上檐重荷,这样的手法,为国内现存古建筑所仅见。

殿前明次间设板门三道,梢间各开破子根窗一道。檐柱用粗大高耸的圆木柱,平柱高3.86米,角柱比平柱高0.18米,柱侧角和柱生起明显。前檐柱身有木制蟠龙缠绕,龙首或平伸,或向上斜举,气韵非常生动。斗棋用材较为宏大,形制多样,上檐为六铺作双杪单下昂,第一跳为偷心造,耍头蚂蚱头,转角耍头为昂形,补间铺作为单杪重昂。下檐柱头斗棋计心造五铺作双下昂,耍头也刻作昂形。补间铺作各一朵,单杪单下昂,耍头蚂蚱头。转角出45°斜昂、由昂,由昂上衬宝瓶托起大角梁。真昂、假昂有规律地使用。转角、上檐补间铺作及下檐柱头铺作,皆用琴面昂,其余则用宋代流行的批竹昂。棋眼壁尚有残存的侍女及云龙图案。檐下悬挂着同治十三年(1874)御书“惠普桐封"之匾,令人想起三晋文明的悠久历史。

殿内彻上露明造而无柱,所以更加轩敞。梁架结构为八椽袱向上递减,袱间施驼峰,两端加设托脚。平梁上施合楷,叉手中间再设侏儒柱,以承托脊樽。地面用40X40厘米的青砖,错缝铺设。圣母神龛居中,台高1.2米,龛上斗棋密集,阑额下施有雕刻华丽的雀替,两侧是绕以云龙的木柱。圣母趺坐于神床之上,头戴凤冠,身披凤袍,神态安详。身后木屏风上,绘有浩淼的波涛和青龙兴云施雨图,气象万千。龛内两侧各立两侍女,沿神台及山墙下还有38躯侍从、侍女塑像。侍女身材苗条,面目清秀,表情各异,生动传神,颇见个性,改变了唐五代以来“以肥为美”的审美取向,为宋代泥塑之精品及代表作。大殿建筑与宋代《营造法式》的规则吻合,斗桃彩画也与此法式中“五彩遍装”者相似,显得典雅庄重,气势巍峨,非常的雄伟和壮观。

圣母殿楹联共九联,多与水源或祈雨相关。如:“水号灵源,万顷田畴沾沛泽;祠封广惠,一方黎庶沐神麻。”“浩浩逝千秋,堪配云行膏雨;汪汪波万顷,宁同井冽寒泉。'‘“派出三渠,天机滚滚,千古源流依兑域,福苍生,昭景赃,恍似江南万顷田;泽衍百里,地脉渊渊,四方云雨乾坤灵,佐皇图,崇封祀,堪称晋西第一泉。"也有缅怀晋祖功德的,如“悬瓮山高,碧玉一弯分晋水;剪桐泽远,慈云千古荫唐封”。

殿前即鱼沼飞梁。所谓鱼沼,是一个方形水池,飞梁即十字形石桥。池中立石柱34根,柱上置普柏析,纵梁相连,再上置木制大斗、十字供和梁紡,承托起大梁,梁上筑十字相交的桥面,设立白石栏杆。桥东西长19.5米,宽5米,属抬高的平桥,以连接献殿和大殿前廊,是通往圣母殿的主道。其东道口尚存宋代铸造的铁狮子一对。桥南北长19.5米,宽3.3米,然而却一直倾斜下去,至两端与地面相接,形成了2米的高差。整体造型就像振开双翅的大鸟,翩翩欲飞,故名“飞梁”。《水经注》中已经提到晋祠“结飞梁于水上”,可见此桥建造之早。古老而又特殊的形制使它在中国桥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唐叔虞祠在晋祠西北隅,坐北向南,前有八角池,池西是善利泉亭,山畔有望川亭、读书台。祠以献殿为界,分为内外两进院落,外院献殿和山门之间绕以围廊。布局紧凑,建筑精雅。正殿在内院,系明代建筑,单檐歇山顶,灰脊筒瓦,前廊复加一檐,呈重檐之假象面阔五间,进深四间,一门二窗。全用圆木柱,鼓镜础,柱头科三踩单昂,蚂蚱头,角科出由昂,用材都比较厚重。廊柱上为斗口跳,单架梁伸出,刻作三幅云。次间、梢间大额紡下为蝉肚形雕花雀替,明间雀替刻作二龙戏珠。檐柱楹联有三,一曰:“一弯流水馨唐叔,开遍莲花到晋祠。"一曰:“文王德在文孙,资孝作忠,天畀頰参临北岳;唐帝民思唐叔,克勤以俭,地环汾晋保西河。”另一联曰:“圣母在天,圣子在天,三千年膻衍瓜绵,遗直仰家风,远溯华阴近吴会;晋山无恙,晋水无恙,十万户衣租食税,灵源祈闿泽,愿敷甘雨遍参墟。"

唐叔虞祠原本是晋祠的主庙,自宋代创建女郎祠,视之为圣母,多次祈雨“灵应”以来,祭祀主旨转换,它才默默无闻起来,殿堂也在岁月流逝、风雨飘摇中日益残破。直至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官员们实在看不下去,予以重修,至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再次大修和扩建,这才形成了今天所看到的规模。

明山西巡抚苏祐的《重修唐叔虞祠碑记》,曾经谈到晋祠之祭数典忘祖,致使唐叔虞祠破败不堪,由此不得不重修的情形。他说:

自至元迄今二百余年,栋梁摧折,不液风雨,神失所栖,祀事弗虔。其旁有所谓圣母祠者,香火日极崇奉,而唐叔虞之祠,顾寂寞水滨,不知为正神,其所系岂特瓣香酌酹已耶!嘉靖二十六年冬,宪副李君乘云、宪佥朱君征,以其事关祀典,而风化之道攸存,具以请于予与巡台,因檄下所司,撤而新之。复墳塑其像,左右各建翼室若干楹。于是金碧丹垩,焕然改观,足称报祀矣疽3)

碑中对圣母祠存在的意义,是持怀疑态度的,尤其不满于不知唐叔虞是“正神”,使之“寂寞水滨"的状况,所以特地来一点不平之鸣。

清山西布政使司经历司经历兼太原县知县周在浚,在他的《重修唐叔虞祠记》碑中也谈到叔虞祠的荒凉。碑言:“入其祠,所祀为圣母。问叔虞祠,羽流(道士)指道旁破屋数楹曰:'此是也。'予过展拜,荒秽不堪治,无过而问者,窃为感叹,恨无力为兴治也疽心。据他考证,今之圣母殿很可能就是唐叔虞祠的故址,“世俗重祸福,忘秩祀”,才将叔虞祠换到一个狭小局促的地方。

其实晋祠隆祀圣母而冷落叔虞,情势早已不可逆转。这是中国本土宗教重现世、重实用的特性决定的。《晋祠志》作者刘大鹏以“子为母屈”加以解释,认为“孝子之心"原欲显扬父母,“有善则归之,不善则任之",叔虞祷而不灵,是他故意退处其后,归善其母云云⑴),迂腐更甚。

昊天神祠也称关帝庙,位于叔虞祠之东北,坐北朝南,道教庙宇,分内外两院,始创年代未详,重建于乾隆六十年(1795)。道教尊关羽为正神,封为伏魔大帝,故亦拉来同祀。关帝殿居庙院中间,悬山顶,筒瓦灰脊,面阔三间,通进深七架椽,带前廊。圆木柱上斗棋三踩单下昂,补间铺作各二攒。辟有三门,六抹四扇。殿内绘有关羽生平事迹的壁画。殿前西侧有古槐一株,树围6.6米,高约18米,号称隋槐。

后院正北是三清殿,祀道教最高神玉清原始天尊、上清太上道君、太清太上老君。窑洞式建筑,共五孔,中三孔为主体。前檐砖雕阑额、额植、单翘三踩斗棋,主要起装饰作用。殿上是玉皇阁,单檐歇山顶,琉璃屋脊,筒瓦覆布,琉璃剪边,鸦吻业已断毁。面阔五间,周回廊,利用三清殿屋脊作其护栏,设计巧妙。四围皆圆木柱,鼓镜础,柱上施大额植、平板紡、斗口跳。殿内无神像,已改作展览室。

水母楼俗名梳洗楼,位于圣母殿南,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建于难老泉水源之上,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重修。楼为二层,重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底层周回廊,上层设平座,木制栏杆。上下檐斗棋皆三踩单昂,转角出由昂,上檐明间正中高挂“悬山响玉"匾,下檐明间正中悬挂同治十三年(1874)御书的“功资乐利”之匾。平柱楹联曰:“荫底根深绵万顷,源头远水漠千潭。”楼下有洞三穴,中置水母塑像,束发为髻,形态自然,神座为瓮形。神龛楹联:“姑射仙真梳鹤发,瑶池金母洗龙鳞。"左洞竖碑,右洞设磴,以通上下。楼上也有水母神像,冠服庄严,左右各有侍女塑像三尊,手执乐器,作演奏状。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里,认为水属阴,水之润物如同妇人养子,故设水神为妇人形,而称水母。临汾市龙子祠也有水母殿,文水县武则天庙碑刻,径称则天为水母,都是因为祠庙坐落于水源之上而得名的。晋源水神最初确定的是一女郎,后以女郎改称圣母邑姜,官员们觉得让她再做水神不太合适,故重新认定水母为水神,专门用以祈雨,地位低于圣母。这也是根据晋祠丰富的水利资源确定的。

水母楼下的难老泉,自汉代即已开发利用。《后汉书安帝纪》载:“元初三年(116)春正月甲戌,修理太原旧沟渠,溉灌官、私田。"李贤注云,此旧沟渠即晋源水渠两千年来经过人们不断开凿,形成了一个相当发达的灌溉水系:“泉初岀处,瓷石为塘,分南北渎。又分为四河,溉田凡三万亩有奇。沾其泽者,凡三十余村庄,流灌垂邑之半oWC17]

水母坐于瓮口的形象,源自民间《柳氏坐瓮》的传说。水母神龛楹联谓之“姑射仙真”,其“姑射”一词可能泛指仙境,但更大的可能指的就是姑射山。姑射山是吕梁山的一个分支,绵亘于晋南临汾、汾西、襄汾一带,因附会《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而得名,现存仙居洞等古迹。无独有偶,临汾龙子祠也有水母殿,传说水母原本襄汾县燕村人,嫁到龙祠村。一日大水自其水瓮四处奔流,此女遂坐于瓮口之上,这才解救了一场灾难,死后被奉为水母。龙祠正在姑射山脚下。楹联作者承认水母是姑射仙人,等于说晋祠水母就是龙祠水母,二神实为一神。然而晋祠一带关于水母又有自己的传说,《晋祠志》云:

晋祠水母楼下层所塑水神,饰为栉縱笄总,像座为瓮形。遂传言水神原柳氏女,系金胜村(俗名大佛寺,南距晋祠二十里)人。姑待之虐,俾汲水以给饮食。道遇异人授以收,使置瓮头,鞭动则水生,由是不出汲。夫妹误抽鞭,水溢不可遏。呼柳至,坐瓮头,水始敛。柳因坐化为神。乡人遂祀于晋水源。

又引《太原县志》所记传说的另一“版本”云:

俗传晋祠圣母姓柳,金胜村人。姑,性严,汲水甚艰。道遇白衣乘马者,欲水饮马,柳与之。乘马者授以鞭,令置瓮底曰:“抽鞭则水自生。”柳归母家,其姑误抽鞭,水遂奔流。急呼柳至,坐于瓮,水乃止。相传圣母之座,即瓮口也段)

故事与临汾龙祠的传说相近,而且在山西许多地方都有流传,一般流传到某地,就改柳氏为当地某村人,以增强亲近感。内容或简或繁,然皆大同小异,表现出北方农民却旱救灾、渴求甘霖、反对虐待妇女的朴实愿望。

水母自明嘉靖间入祀晋祠以来,虽有方志记载,却没能正式进入祀典。这和初为女郎的圣母一样。水母获得封号、进入祀典已是清代末年的事情,原因也是祷雨“灵应”。《晋祠志》载:

光绪五年上谕:山西巡抚曾国荃奏,委员祷雨晋祠立应,请加各神封号一折。山西太原县晋祠圣母庙,历朝祷雨辄应,又水母庙建自前明,祷雨灵应,均为士民所崇信。今夏雨稀少,派员分诣太原晋祠圣母庙、水母庙各庙取水祈祷,甘霖旋降,幸获有秋。今水母庙久列志乘,丕着灵施,应与圣母一体踢加封号,以答神麻,着该部议奏,钦此。旋礼部议奏准由内阁撰拟封号进呈,圣母庙封号,奉朱笔圏出"翊化"二字,钦此。水母庙封号,奉朱笔圏出“敷化"二字,钦此。

晋祠由祭祀晋国祖先为目的,渐次改为以祈雨为主,祭祖为辅,并以圣母庙为中心,形成了集中国四大神系庙宇于一体的庞大庙群,这是发展了的时代所使然。它前有源泉,后拥群峰,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楼阁亭榭,栉比鳞次;广殿长廊,飞檐腾虹。又有小桥流水,古木参天。游人至此,总会涤荡牢愁,升华苦闷,而珍惜生命,的确是中国北方的一大胜境。

晋祠剧场的历史变迁

晋祠自圣母庙创建之日起,就拥有剧场,剧场的中心就是莲花台。实际上它是一座宋人创建的露台,具有祭祀和演乐两大功能。金代修起了献殿,分担了露台的祭祀作用,此后的莲花台主要用来上演戏剧。这情形经元入明而未变,直至明万历年间创建了水镜台,这才结束了露台的使命。后世分别以圣母庙水镜台、关帝庙钧天乐台为中心,形成了两大剧场;又以圣母庙献殿、唐叔虞祠献殿、东岳庙献殿为中心,形成了三个小剧场,庙外还有两座卫星剧场。这才满足了庞大庙群此伏彼起的赛社演剧活动的需要,适应越来越多的人们喜爱戏曲、以及戏曲演出规模越来越大的具体需求。晋祠剧场的演进轨迹,与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是一致的。

—、宋金剧场

晋祠在北宋以前,以唐叔虞祠为主庙,那时的庙貌没有记载。晋祠拥有剧场,应当是宋代的事情。北宋在我国文化艺术史上是在各方面都有建树的伟大时代。宋金杂剧院本的繁荣,标志着中国戏剧的正式形成。现存文物资料表明,此时的杂剧院本不只活跃在都市的瓦舍勾栏里,活跃在临时搭建的街头露台上,还活跃在一些神庙的祭祀礼仪中。晋祠宋代莲花台、金代献殿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创建的。

1.莲花台:宋元酬神演剧的露台

莲花台今名金人台(彩版2),俗呼铁汉桥。《晋祠志》说,此台建于北宋绍圣年间,“在祠中央,高可五尺许,纵横各四十尺,四面绕以砖栏。东西设阶以同陟降,中峙琉璃瓦小楼,高可丈许,橫题牖慕,均属雕琢。四隅序立镇水金神四,俗呼铁汉,各高五尺余。‘心。)旧时尺短,积土渐髙,今日测量,正面台高仅在1米上下,宽则8.7米,侧宽8.34米,砖栏髙0.58米。平面接近正方形。

金人身上都有铭文,专记捐献、铸造者的姓名及年月。现存时代最早的,立于西南角,作迈步欲行状,足面有斧凿痕迹,铸自绍圣四年(1097),文字最全,其中“立此金神,用彰阴报”二句点明了主旨。其在西北角者,铸自绍圣五年四月⑵),字已模糊。其在东南角者,铸自政和年间,字亦漫滤。其在东北角者,是明弘治十一年(1498)补铸的,身上有当时太原知县韩光大等人的题名。台上所以摆设四个铁人,是按五行金能生水之说,有金则水愈旺,故立之以为镇水金神,承担保障晋水之源永远滔滔不绝的使命。

名称总能反映出事物的部分历史。宋代创建的莲花台,从名称上看,原来是一种须弥座式的露天平台。须弥座的结构特征之一,就是一定要有合莲和仰莲之石雕,就像高平市西李门村二仙庙金代露台台基、阳城县屯城村东岳庙金代正殿台基(详下文)一样。现存的金人台,台基虽然是石砌的,但不是雕有莲花的须弥座,故已不再是宋代的遗物,它是后人在原来莲花台的位置上重新砌就的。明代琉璃瓦小楼的出现,也就表明露台演剧使命的彻底结束,从此它名副其实地成了一座屹立镇水金神的金人台了。

《晋祠志》引《县志》说:“晋祠金人在水母殿前,有铁人四,俗呼铁汉,盖镇水金神也。”以下记其安置方位和金人台相同。然水母楼创建于明嘉靖间,而金人铸自宋代,故其原来的位置不可能在水母殿前,当另有其所。我以为可能的情形有三:或在圣母殿前,或在鱼沼飞梁附近,也可能即在原来那座莲花台的四个角落里。当然,起初既以圣母为水神,那么铁人伫立于圣母殿前,或鱼沼飞梁附近的可能性就会更大一些。

我们说北宋莲花台实际是露台,理由是很充足的。第一,宋代神庙建制,正殿之前一定要有一座陈列供品、酬神献艺的台子。台分两种,与正殿台基联为一体的,叫做月台;独立于正殿之前,与正殿拉开一定距离的,叫做露台。当时莲花台上还没有建琉璃小楼,它显然只是一座露天平台,称做莲花台是就其须弥座式台基的形象而言的,倘若就其总体特征而言,即可称之为露台。第二,圣母殿前紧接鱼沼飞梁,可以排除殿前建造月台的可能。也就是说,在金代献殿创建之前,正对圣母殿的只有这座莲花台,因此,陈列供品,登歌献舞和表演百戏、杂剧,非此台莫属。第三,宋杂剧每场四至五人,规模不大,此台的面积不只足以演剧,同样也可以上-演社火节目。第四,如果莲花台上没有铁人,也就可能不设砖栏,则此台从位置到形制,便和宋代其他神庙露台完全一致,视为露台更无问题。第五,即使铁人一直立于此台的四隅,那也不会影响演出,反而平添了一些神秘气氛。这种气氛正是神庙祭祀所刻意追求和极力营造的。

我国古代露台之建,由来已久。《汉书文帝纪》载文帝“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而罢早期文献中的露台多为独立建筑,但在后来的神庙里却是和大殿相连的。廖奔先生说:“这种和殿堂相连的露台,进一步发展为独立的形制,和殿堂脱离开来,成为与殿堂遥遥相对而设立于庭院中央的露台,就向戏台的建制迈进了一大步。”8此说诚是。宋代神庙露台比较普及,有些地方还创建了更加先进的舞楼,晋祠拥有一座祭神演剧的露台是很平常的事。反之,如果它既没有月台也没有露台,莲花台只起装点庙院的作用,那倒是很奇怪的事情了。

关于莲花台就是露台之事,不只晋祠现存碑刻概无记载,就连《晋祠志》及文管所的有关介绍,也只讲述它的“镇水”功能,从未提及它应当是宋代的露台。不过,金代河南中岳庙庙貌图碑和山西汾阴后土庙庙貌图碑里的露台,高平市西李门村二仙庙正殿前现存的露台,也都是后人根据其位置和形制指认的。我们不必因为没有明确记载,或没在庙貌图上清楚地标明“露台”二字,就对其台即为露台抱有怀疑的态度。据说,常之坦先生的《古台研究》(未刊稿),已推测莲花台为水镜台建成以前的露台'頌,未得拜读。如是,则更坚定了我的看法。

山西神庙在北宋前期就已开始营造带有屋顶的戏台。真宗景德四年(1007)碑记,晋南万泉县(今万荣县万泉乡)桥上村后土庙有舞亭;神宗元丰三年(1080)碑记,晋东南沁县城关关帝庙建成舞楼;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碑记,晋东南平顺县东河村九天圣母庙“再起北殿,创起舞楼”'頫,皆是。与这些神庙舞楼相比,晋祠露台明显落后,却符合当时的礼制。宋代凡是朝廷和地方官府直接管理的神庙,都是只造露台而不修舞楼的。

关于宋代神庙露台的功能,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在描述开封神保观庙会的热闹景象时,有非常具体的交代。他说:

其社大呈于露台之上,所献之物,动以万数。自早呈拽,百戒,如上杆、跃弄、跳索、相扑、鼓板、小唱、斗鸡、说评话、杂扮、商谜、合笙、乔筋骨、乔相扑、浪子杂剧、叫果子、学像生、倬刀、装鬼、功鼓、牌棒、道术之类,色色有之,至暮呈拽不尽

这些节目在当时统名百戏,也叫社火,“浪子杂剧”仅是其中之一。当时太原晋祠的社火,无论艺术样式还是表演水平,都不可能和京城开封相比,但它的庙会有杂剧和一些地方性的社火演出是可以肯定的。

金元两代是山西戏曲的黄金时期,这从晋南出土的当时墓葬戏曲砖雕、戏俑和舞楼模型、墓中和神庙现存的杂剧壁画、金元戏台、山西杂剧作家群的崛起几方面,都能够得到证实。至元十八年(1281),河东山西道提刑按察使姜或,尝作〔鹅鸠天〕词二阙,其中“箫鼓声中倒玉舟”之句「淘,并非无由而发,现存唐叔虞祠献殿里的一组元代女乐塑像(见本辑彩版6),正可成为此句的形象注脚。其时陈列供品,举行祭祀典礼,都已转移到金代即已建起的献殿里,故其莲花台的主要功能是上演杂剧。元代太原前有李寿卿、刘唐卿,后有乔吉等剧作家,戏班之活跃,神庙赛社演剧之盛,都可以想见。圣母殿前的莲花台,揭起了晋祠演剧史的最初篇章。

2.金代小型剧场:圣母祠献殿

献殿也叫拜殿、享殿、香亭、献亭、,享亭等(彩版3),献、拜是就祭祀主体而言的,享是从受祭的神灵角度说的。献、享些什么?献、享祭品、礼节、音乐、歌舞和戏剧。神庙常以献殿为中心,形成一个小型剧场。圣母庙献殿之建,标志着祭祀与演剧场所的分离,祀神音乐歌舞和娱人大戏演出的分离,标志着民间赛社活动在强化虔诚酬神观念的同时,也强化了娱乐大众的观念。从戏剧史的角度看,这是一次非常明显、重要的进步。

献殿西距圣母殿29米,东距金人台15.5米,为金大定八年(1168)遗构。建筑采用单檐歇山顶制,黄琉璃屋脊,筒瓦覆布,绿琉璃剪边。面阔三间12.7米,进深两间7.6米,前后当心间辟门,宽达5米,两山及次间均在坎墙上安装直根栅栏,坎墙高0.9米。整体造型显得简洁而敞朗。四周设圆木柱,柱头置柄斗,阑额、普柏杭穿越柱头,断面成丁字形,不作任何雕刻。斗棋的立面高度超过柱高的三分之一,五铺作单杪单下昂,耍头为蚂蚱头变体,用材宏大,出檐深远。补间铺作,前后檐下各一朵,两山则只中间一朵,皆单杪单下昂,耍头昂形。殿内四椽枇伸出前后檐柱外,上置驼峰、托脚,用以承托平梁。平梁上置合楂、叉手、侏儒柱,承托脊樽。结构牢固。脊植题曰:“金大定八年岁次戊子辰月创建",“一九五五年用原料照原样翻修前后各有楹联一幅,前曰:“圣德著千秋,维其佳而维其时,精神不隔;母仪昭万世,于以盛而于以奠,灵爽堪通。"后曰:“恭以致享,肃以迎神,其仪罔忒希沾泽;心不苟虑,身不妄动,式礼莫愆愿祝厘。”两联均已点明,这里一直都是举行祭祀圣母仪式的场所。

山西许多神庙的祭祀礼节,受宋代朝廷御宴的影响,形成了一种先是供盏献艺,然后上演大戏的礼神模式。供盏一般在献殿里举行,大戏则上戏台表演。前些年在晋东南潞城市南舍村发现的,明代万历二年(1574)手抄本《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就有这种模式的详细记录。如祭二十八宿之亢金龙时,于"前行说《三元戏竹》"之后,紧接着就是“第一盏:《万寿歌》曲子,补空,〔金殿乐〕”;“第二盏:靠乐歌唱,补空,〔倾杯乐〕”;“第三盏:梨园曲破,补空,再撞再杀”;“第四盏:《卢林相会》,补空,《鸿门会》";“第五盏:《南蒲(浦)嘱别》,补空,戏《访友》”;“第六盏:《雄(熊)精盗宝》”;"第七盏:合唱,收队然后是“正队:《告御状》;院本:《错立身》;杂剧:《战吕布》"s,献殿演出的,多是些短小、热闹和喜庆的节目。

供盏中,歌舞节目之外,《卢林相会》、《南浦嘱别》,分别是传奇《跃鲤记》和《琵琶记》的单出戏。《访友》当即《山伯访友》的简称,与南曲戏文《祝英台》有关。明末清初,山西流行过青阳腔,民间称作青戏,这些都是青戏的单出戏。而《鸿门会》和《熊精盗宝》,分别出自杂剧《鸿门宴》和《西游记》,也是折子戏。其余星宿供盏剧目虽然皆有改换,但在献殿里只演单折的事实则相同。而正队(队戏的主体部分)、院本、杂剧,这三种不同时代层积起来的戏剧样式,则一律到戏台上演出。

当然,《礼节传簿》所记的,只是晋东南神庙的民间仪式。古代官方祭神,大多实行初献、亚献、终献之三献礼。自宋至明,晋祠的民间祭祀礼节今已不详。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就是无论其礼节程序如何,总会有歌舞、折子戏的演出。歌舞、折子戏的演出场所一定在献殿,没有献殿的,则在正殿前的月台上演出。

金代献殿的创建,使晋祠拥有了一大一小两个剧场,而把敬神、娱神和单纯娱人的场所分离开来。从此,献殿陈列供品,举行仪式,表演小型的娱神歌舞和戏剧节目,分担了露台的部分功能。献殿封闭性很强的建筑格局,为祭神仪式及演出要有神秘性提供了保障。与此同时,露台专演成本大戏、娱乐大众的作用得到突出和加强。事实上,就明以前晋祠的建筑格局判断,不只是金院本,就连元杂剧也是在它的莲花台上演出的。

献殿东门外有铁狮子一对,再东为对越坊,对越坊南北即钟鼓楼。钟鼓楼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重檐十字歇山顶。对越坊四柱三头,建在石砌的台基上,黄绿琉璃脊、瓦,九踩斗棋密置于檐下,额题“对越”二字。走过对越坊,再过会仙桥,就是水镜台,进入了明清两代重新建筑的新型剧场。

二、明清剧场

晋祠在元代没有创修舞楼的记载,仍在利用莲花台来祭神演剧,一如上述。直至明代末年水镜台拔地而起,这里的剧场的形制和规模才有大的改观。清代又在昊天神祠门前建起了钧天乐台,北门外的关帝庙戏台,南门外的白衣庵戏台,并给水镜台重新建造了前台。与此同时,唐叔虞祠和东岳庙的献殿也先后起建,加上圣母庙献,最终形成了一个中心剧场、一个辅助剧场、两个卫星剧场和三个小型剧场。晋祠如此多元、完善的剧场体制,在山西乃至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

1.中心剧场:水镜台

水镜台位于金人台以东(彩版4),二者相距40米,遥对圣母殿,是明清两代建造的戏台的组合。山西在明代就已形成给戏台取名的习惯,如介休洪山镇源神庙戏台取名“鸣玉楼”,运城盐池庙戏台取名“奏衍楼",高平王何村五龙庙戏台取名“庆云楼”等,皆是。晋祠戏台的名字取自《汉书韩安国传》:“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意谓忠奸、是非、善恶、美丑,一经搬演便显露无遗,有较强的“反映论”色彩。

明代戏台重檐歇山顶三间,已改作后台,创建于万历元年(1573),正脊宝阁下琉璃铭文“万历元年六月吉”等字,用望远镜依然可见。清代戏台单檐歇山元宝顶三间,用作前台。其后檐插进明代戏台上檐之下,而拆除明代戏台正面的下檐,后壁辟门,台前设磴,成一复合顶制的建筑整体。台上以软门隔断前后,软门上方正中悬挂着杨二酉手书的’‘水镜台”匾。整座屋顶后高前低,全用筒瓦,从正面看去,就像一道水波向下倾泻,更显雄伟、壮观。

合成后的戏台三面观,集中了明清殿台楼阁多种工艺。台基高约1.2米,宽18米,侧宽17.2米,平面接近正方形。舞台周回廊,圆木柱,台基四围设置白石勾栏。后台当心间辟门,次间各开一圆窗。上檐斗桃双杪五踩,补间铺作三朵,耍头为蚂蚱头。中悬“三晋名泉"之匾,面对山门以广招彿。下檐单杪三踩,不施补间铺作,上下转角均出由昂。舞台面阔9.63米,其中明间宽3.19米。屋内进深6.75米,其中原前台深3.95米,原后台深2.85米。梁架已被天棚封住,无法见其结构。

清代补建的前台,六楝五椽,进深6.2米,移柱造,面阔9.9米,明间宽5.4米,青砖壇地,表演区域比较宽阔。平柱高2.85米,角柱亦高2.85米,无明显柱侧角,柱头收分也很小。大额析上垫平板杭,六架梁头伸出檐外,插一含珠龙头,不施斗供。转角伸出龙头、象鼻,龙舌是用沙石雕刻成的。明间雀替为蝉肚形,镂雕云龙。次间花牙子骑马雀替,雕有香炉、云雀等。撩檐桁下为標三件式垂花。金桁之下设有一排植形垂柱,各插一杭伸出檐外,与外垂花柱相交。内看梁架结构简洁、牢固,外观木雕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上下场门之上,彩绘戏曲故事“木兰归乡"等。清代建筑讲究“凡木必雕,凡雕必美”,风格富丽,这座舞台就很典型。

水镜台的楹联,能够结合戏曲的起源、发展及其丰富的思想内容、表演技巧,揭示其社会价值、思想价值和审美特征。前台楹联有二,一曰:“临回望之广场,飘轻裾曳舞长袖,虽云优孟衣冠,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大伦理都从丝竹管弦中抑扬绘出;呈角抵之妙戏,著假面拗真腰标,只属侏儒伎俩,则文文武武、鬼鬼神神、是是非非、奇奇怪怪,众情形竟自清词丽曲内婉转传来。”重点指出戏剧具有宽广的表现领域,可强化人伦物理,反映多方面的社会生活。其中的“优孟衣冠”、“侏儒伎俩"、“角抵之妙戏”,与中国戏剧的起源具有众所周知的密切关系。上下联开头均用东汉张衡《西京赋》描写百戏的语句,气势不凡。前台另一联曰:“笙歌韵管弦,皆是写炎凉世态;艳质回风雪,罔非传冷暖人情。”突出戏剧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复杂性,赞扬戏曲音乐的优美动听,戏曲艺人的天生丽质及其舞蹈、动作的急徐旋转之美。台内楹联只有一条:“吞刀吐火,飞剑舞轮,千班炫耀文明事;击筑弹筝,哦簧弄笛,一片承平雅颂声。”说明戏剧在武打、杂技、美妙的音乐声中,再现前人的文明业绩,承担着讴歌太平盛世的重要使命。后门楹联曰:“水秀山明无墨无色图画,鸟语华笑有声有色文章。”此与屋檐下“三晋名泉”之匾意味相合,给刚刚走进大院的游客吹来一股清新、温馨的空气。

水镜台前有一比较开阔的小广场,可容纳观众近千人。与晋东南明清神庙剧场不同的是,这里没有妇女专用的看楼,无以严格旧时代所谓的“男女之大防”,这是它唯一不太符合封建礼教的地方,却闪烁着一种试图突破某些束缚的思想光芒。

2.辅助剧场:钧天乐台

钧天乐台位于昊天祠外(彩版5),背临智伯渠,面向山门,创建于乾隆年间,当地人习惯地呼为新乐台。台内软门之上悬挂今人书写的“钧天乐台”之匾。《列子周穆王》云:“钧天广乐,帝之所居。”此即其名称之所由来。张湛注云:“秦穆公疾,不知人。既寤,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心可知帝谓天帝,所居即指天宫。钧天广乐谓天宫之乐,天地间最美妙的音乐。用钧天乐台命名戏曲舞台,美化之意至为显然。

钧天乐台亦为复合顶制。前台歇山卷棚顶,后台单檐歇山顶,琉璃屋脊,筒瓦覆布,绿琉璃剪边。整体形状近似水镜台而规模较小。前台省却后檐而与后台结合,手法和水镜台相反。台基高1.9米,宽13.7米,侧宽10.7米,后台稍宽于前台,平面为凸字形。四面设护栏,高0.36米,前台的用白石望柱、白石华板,造型美观;后台周围的则以砖石砌就,比较简朴。舞台东侧设置台阶,以通上下。

后台五间为戏房,进深四椽五標4.2米,圆木柱,斗棋五踩双翘,平身科各一攒,耍头为变体。前台三间,彻上露明、移柱造,三面观,进深六標五椽4.5米,面阔8.5米,明间宽4.55米。圆木柱,均高3.08米,柱侧角、柱生起俱不明显。柱上铺设大额,不用平板析。斗桃五踩双昂,平身科各一朵,耍头均为含珠龙头。棋眼壁布满木雕或彩绘。明间正中出大斜棋,骑马雀替雕为云彩中站立的八仙。次间大额杭下有阑额,其下亦为雕刻华丽的骑马雀替。屋内省却六架梁,用十一踩斗桃直接垫起四架梁,梁上竖立二童柱加合楷撑起平梁,平梁直接垫起双脊,脊间为罗锅椽。屋顶瓦垄、垂脊随着罗锅椽卷过屋面,呈现出漂亮的元宝形状。檐下木构件的雕刻和彩绘美不胜收,密布的斗棋,简洁的梁架,彩绘以后,更使屋内显得富丽堂皇。台前楹联曰:“音入妙时如蟾宫绝调,像传神处拟才子奇书。'‘从音乐、剧情两方面颂扬这座戏台的实用功能,充满自豪之情。

《晋祠志》说钧天乐台:“背临智渠,筒瓦琲楹,倒映水面,影常逐浪东流。每当演剧,则笙簧丝竹之音,短唱高歌之调,洋洋乎无不铿锵而和谐。"E由于减省了六架梁,空间较为空旷,故其音响效果非常之好。刘大鹏十分欣赏这座戏台,只是在谈到水镜、钧天二台的创建目的时,明显保守。他认为:

古人建台原为布政宣猷计,非徒娱耳目、快观瞻而已。水镜、钧天二台专事演剧酬神,无关政治,亦何所取?意者,庸耳俗目不读经史,不娴礼义,是非得失之理昏昏焉,治乱兴亡之事茫茫焉,福善祸淫之道農瞭焉,一观演剧而可知古今,恍然于惠迪吉、从凶逆,惟影响之训欤?不然,剧者,戏也,非敬也。台上演剧名曰敬神,实属侮神,而何以相沿成俗,自唐以来永不之禁耶?昔汉武帝起召仙台于明庭之北,台上日撞碧玉之钟,挂悬藜之磬,吹霜条之覽,唱“来云"、"依日"之曲,使台下不闻歌管之声。后世建台演戏,其仿于斯乎!

在他看来,神庙创建戏台只有三个目的:布政、宣猷和教育民众。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封建政治服务。猷,谋划也。宣猷就是宣传朝廷的政纲、政策和法令。具体论述中,除了他所主张的戏曲可以普及历史知识,使民众懂得历代兴亡治乱之理,以明辨是非、区别善恶之外,概无积极的思想价值可言。他认为,如果“专事演剧酬神,无关政治”,则此台之建便失去意义;认为“剧者,戏也,非敬也。台上演剧名曰敬神,实属侮神",思想太过陈腐了。其实清末士子对待戏曲早就抱有赞赏的态度。如同治五年(1866)高平县北陈村府学廩膳生员廉敬的《重修舞楼碑记》即说:“戏者,戏也,胡为以奉祀事哉?意者稽前代之盛衰,镜人事之得失,善者足以为劝,恶者足以为惩,因于敬恭明神之时,式歌且舞,上以格在天之灵,下以昭前车之鉴乎?”显然,这样的认识要比刘大鹏高明多了。

不过,刘大鹏内心深处也很矛盾,一方面他认为演剧即侮神,甚不可取;另一方面,其实他也很爱戏曲。这从他在描述水镜台、钧天台文字的感情色彩中,从《晋祠志》里大量演剧赛会的记载中,都可以感受得到。于是他给出一个企图解决矛盾的理由,认为自古以来神庙建台演戏的作法相沿成俗,永不之禁,原因是继承了汉武帝建召仙台、台上奏乐歌唱的传统⑶,这是很牵强的,因为武帝好神仙而建台召仙,与刘大鹏所谓的布政、宣猷一一礼义教化目的,风马牛不相及,并非正统人士心中的样板。不过,有一点他却“歪打正着”,今天看来,汉武召仙台与神庙露台的起源的确有些瓜葛。廖奔先生也认为,召仙台其实就是一座“大露台”。

晋祠在清代钧天乐台以及下面要提到的昭格楼、“游戏三昧”台的创建,突破了传统的一庙一台的建制,使其神庙剧场更加繁荣,这是一次更加长足的进步。

3.卫星剧场:昭格楼与“游戏三昧"台

这里所谓卫星剧场,指的是晋祠庙外之庙的剧场,仍属晋祠的组成部分。《晋祠志》记载,晋祠庙外剧场盖有两处,一在北门外关帝庙,一在西门外白衣庵。

北门外关帝庙坐北向南,创建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道光二十三年(1843)、同治二年(1863)重修。正殿三楹,奉祀关帝神像。殿左东北隅有禅院一所,正亭三楹,东屋三间。殿右为僧舍三楹。殿前东西配亭各三间,再前还有东西屋各三间。庙院比较宏敞。山门三门,正门两旁各辟小门一道。门有前廊,廊两侧各立一匹泥塑战马,左黄右赤,各塑有马夫。钟楼在东,鼓楼在西。门前五六步,左右蹲大铁狮一对。山门对面就是戏台,名曰“昭格楼按当地习俗,这里每年五月十八日祭祀,演剧赛会凡三日°負,也是一个热闹的去处。

白衣庵供奉观音菩萨,在晋祠西门外,坐北向南,创建年代不详,道光十八年(1838)予以重修,光绪十一年(1885)略作补葺。正殿三间,中奉白衣大士——观音神像。东屋五间,西洞三穴,洞南神厨三间。前门之东建有钟楼。庙院院墙高达二丈。庭院宏敞,有古树两株,并峙中央。门外有子母松两株,浓荫交映,气象森严。山门对面为戏台,颜曰“游戏三昧按照当地习俗,每年二月十九日观音“圣诞”,演剧赛会凡三天,同时祭祀附近凌霄阁内供奉的关圣帝君商)。

昭有彰明、显扬之义;格谓感通或推究。戏楼以昭格命名,显然有彰明事理、显扬人生大义的意蕴,是对戏曲思想内容的肯定。而“三昧”本梵语,佛教用来专指事物的要诀或精义。古人多认为“戏者,戏也”,戏曲的本质是一种虚构的娱乐艺术。明代胡应麟《庄岳委谈》即言:“凡传奇以戏文为称也,无往而非戏文也。”3)许道承《缀白裘十一集序》也说:“且夫戏也者,戏也,固言乎其非真也。”"戏楼悬以“游戏三昧"之匾,即在表明,戏曲虽然类同子虚乌有的游戏,不必当真,却有其要旨或精义在,等待人们去探讨、去领会。前引高平廉敬碑文中说的“稽前代之盛衰,镜人事之得失,善者足以为劝,恶者足以为惩”,“上以格在天之灵,下以昭前车之鉴”,应该就是清代学子对于戏曲“游戏三昧”的普遍认识了。

昭格楼和“游戏三昧"台,今天俱已不存,十分可惜!

4.清代献殿

晋祠清代又增加了两座小型剧场,一是唐叔虞祠献殿,一是东岳庙献殿。其时献殿的功能主要用于祭奠、奏乐和上演神戏,故其封闭性比以往要更突出一些。

唐叔虞祠献殿位于庙院中央,歇山卷棚顶,灰脊筒瓦,前后当心间辟门,六抹四扇,次间前后各开圆窗一道,东西两山砌墙。六架梁平置柱头之上,不施斗棋。屋内两侧各置元代乐伎塑像7躯(彩版6),每排除各有一个男性小矮人外,其余为女乐。12位女性.43.艺人分别手持笛、箫、笙、琴、琵琶、三弦、小扁鼓、钱等乐器,形成一个正在演奏的乐队。人物身高与真人相仿,面孔圆润,腰胯较宽,体态丰满,服饰鲜艳。据介绍,这组女乐塑像原来并非晋祠之物,移来后安置在献殿里。但这还是很有味道的,正体现了神庙献殿的演乐功能。

旧时代每年三月二十五日,太原县知县要在这里举行祭祀,荐以柔毛刚鬣(羊、猪),跪拜如仪。祭文曰:

维某年岁次甲子三月二十五日甲子,承祭官太原县知县某(典史代,则称典史某),致祭于唐侯之神曰:惟神剪桐封晋,克绍周德。播王室之恩泽,千古贻麻;保唐地之疆圉,万民受福。声灵于以丕昭,祀典因之无教。兹当春暮,恭迎辰诞,谨具牲醴,式肇明裡。仰祈神鉴,享此清芬。尚飨!

《晋祠志》载有明代副都御史、山西巡抚苏祐所作的迎神、降神、送神词各一首,说是“使登歌焉”,即令乐人在献殿里演唱。其《迎神词》唱道:

春日兮载阳,万卉洁兮齐芳。抚春草兮纤露,载阳泽

兮未央。相群生兮永情,服旧德兮奚忘。秉玉圭兮下視,

振鸾和兮琳琳。岂吾人兮善享,怀遗土兮思皇。丽对越兮

暇豫,穆将愉兮乐康疽”

显然,这和古代官府制定的所有的祭祀乐歌一样,歌词是楚辞体的,却没有楚辞那股动人心魄的激情,也不如民间祭祀乐歌、乐舞那样生动活泼,今天读起来更是味同嚼蜡。

东岳庙献殿峙立于庙院中央,为单檐歇山顶三楹,山花向前,黄绿琉璃屋脊,筒瓦加琉璃剪边,四面敞朗。四角柱围成的方形砖墙,是近年补砌的,斗桃单下昂三踩。一名泰山庙,始建年代不详,道光五年(1825)、光绪三年(1877)曾经重修。庙居独立小院,坐北向南,东邻文昌宫,西北角接连昊天神祠。正殿悬山顶三间,中奉东岳大帝塑像,四壁绘有阴曹地府图(已毁)。殿前立奸臣秦桧之妻王氏像。整座庙宇只有正殿、献殿和一座极为简朴的山门组成,加之围墙甚矮,稍登高处即一览无余。

刘大鹏说,各地在东岳庙赛会之时,“为父母翁姑祈年者,求福求子者,甚至男女混杂,奔走若狂,藉敬神而售其奸。此等恶习他处多有,而晋祠独无,抑亦见一方之俗美矣”3)。其实,晋祠东岳庙的祭祀活动没有其他地方热烈,这和当地“俗美"与否无关,而是把求子、求福、为父母祈年之“男女混杂,奔走若狂”的场面,转移到了圣母、水母庙会时的缘故。这里和其他神庙一样,少数坏人“藉敬神而售其奸"的情形,始终都是存在的。

晋祠的祭祀演剧传统

晋祠神庙较多,从农历正月到九月,各庙主神的“圣诞"都有庆典,戏剧演出也就因此而接连不断。每年六月到七月,还有长达一个多月之久的祭祀圣母、水母及圣母出行活动,更把赛社戏剧演出推向高潮。《晋祠志》七、八两卷《祭赛》上下篇,概要记载了晋祠祭神演剧的民俗传统,卷三十五、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河例》第五、八、九、十,也有演剧的零星记载。这是我们今天唯一可以釆信的历史资料,刘大鹏的功德匪浅。兹分岁时致祭与圣母、水母之祭两项,摘录并串联其演剧的活动于下,以见晋祠旧时剧场活跃状况之一斑。

一、岁时祭神演剧活动

所谓岁时之祭,专指春祈秋报以及各庙主神“圣诞”的特祭活动。凡是列于祀典的庙宇,一般要由地方官府的主官主祭,四河渠众有组织、有次序地参加。佛道寺观的祭祀,则由其住持自行主持,信众陆续前往焚香。其余祠庙则按照当地传统,由各界人士分别举行。不演剧的祭祀活动,这里从略。

1.正月初八日祀关帝

这是晋祠每年最早的一次赛事,是本镇商民有组织的祭祀活动,演剧三日,并开市贸易,规模盛大,非常热闹。初八日五更,关帝庙内烛炬辉煌,鼓乐喧園。全镇绅商士庶均整肃衣冠,跻殿拜祝,钧天乐台唱戏一出。这是庙会的开场神戏,专门献给关帝看的,属于祭祀仪式的一个组成部分,不接待一般观众,故于五更时分就上演。初八是正日,庙会当从初七日开始,至初九日结束,三天白天、夜晚都有戏剧演出。演岀地点除钧天乐台之外,也有水镜台,因为这毕竟是全镇商人主办的宗教活动,经费是相当充足的。

关帝诞辰是五月十三日,故除商人之祭而外,每年“圣诞”之期当地人还要醵钱设醴酒,献柔毛祭于各祠宇,以祈祷“磨刀雨”。五月正是农田急需雨水的时节。清代在五月十三日这天,朝廷也要派遣太常寺官员到关帝庙祭祀其刀马。庙里的刀是铁制的,重八十斤;泥塑的赤兔马高达二丈,鞍轉绣文,辔衔金色。祭祀队伍要以旗鼓、头踏导之,十分隆重。

《晋祠志》说当地居民“致祭惟循俗礼而行,并无仪节可观”。它说的“仪节",指的是官府祭神之礼,即和俗礼相对、非常正式的礼节。晋祠关帝之祭更具民间性。

2.二月初三日祀文昌

本日是文昌帝君的“诞辰晋祠镇及其池桥、纸坊、塔院、长巷、大寺、王索等村乡绅文人学士,致祭文昌帝君于文昌宫。祭毕宴于五云亭,名“衣裳会隔岁演剧一次。全部费用由祭田所积盈余并众所醵之钱支付。

关于文昌的来历,除前面提到的魁星六府之说外,另有蜀人张亚子之说,又称梓潼神。《山西通志》引倪岳《正祀典疏》云,神姓张,讳亚子,其先越雋人,西晋丁未(287)二月三日生。早得异人《大洞诀》,凝真于蜀之梓潼山九曲溪上。因报母仇,徙居剑州之期曲山。仕晋,战殁,立庙祠之。唐明皇幸蜀,追封左丞。僖宗入蜀,封顺济王。宋咸平中,改封英显王。元代加号曰“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弘仁帝君”“气文昌帝君之称自此始。明景泰五年(1454),敕赐文昌宫,岁以二月初三为帝君诞生之辰,遣官致祭。直至弘治元年(1488),以其纯属无稽之谈,“其祠在天下学校者,俱令拆毁入清以后又死灰复燃,咸丰六年(1856)升为中祀,颁祭文、乐章,并同关帝庙,惟舞用羽籥。其庙甚多,一般乡村皆有。晋祠读书人的“衣裳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兴盛起来的。

《山西通志》说:“文昌帝君庙,府、厅、州、县岁以春秋仲月致祭。又二月初三日特祭。同日并祭后殿三代,仪同关帝。”并记其二月初三日祭文曰:

惟神功参橐钥,撰合乾坤。溯诞降之灵辰,三台纪瑞;庆中和之令节,九宇承晖。若日月之有光明,阐大文于孝友;如天地无不覆载,感至治于馨香。爰举上仪,敬陈芳荐,精诚罔教:,神鉴式临。尚飨!

晋祠文昌宫原来只有一间,旁配土屋数椽,道士带家属住在前院廊下,非祭期文人学士不至庙中。康熙五十一年(1712)有人倡议重振文风,并演剧三日,同人捐资若干,以其利息作为永久的修缮之费。乾隆三十八年(1773),当地人移建其庙于今址。见杨二酉《补刻文昌祠祭唱题名记沪頌。五云亭是和文昌宫同时建起来的,位于文昌宫的东侧,是一南向的独立小院,有正亭三间、东西屋各三间。厨房建在小院的东南角,西南角则辟有月门,通往文昌宫。这里一直是读书人游憩之所,也是他们祭祀文昌之后举行宴会的地方。

清初,晋祠士子因倡文风而演剧三天,新庙落成后,又隔岁演剧一次,可知当时乡村士大夫们喜欢看戏的风气,业已普遍形成。

3.二月十九日祀白衣大士

本日是白衣大士的“圣诞",晋祠商民祭祀于南门外白衣庵,兼祭关圣帝君于凌霄阁,演剧赛会凡三日。白衣大士即观音菩萨。佛教以二月十九日为南无光藏法王白衣妙德观世音菩萨的“圣诞”,以六月十九日为南无清静座主白衣满愿观音菩萨.'圣诞”,以十一月十九日为南无清凉宝山白衣自在观音菩萨“圣诞”。这里供奉的,当是白衣妙德观音。此地民间传言,祭日如果是晴天,庄稼就有好收成;倘若下雨,则诸物都将欠收,故其信仰非常虔诚。

凌霄阁位南向北,阁下穿洞,为南北通衢,坐落在白衣庵院外钟楼之东。阁内中间是关帝塑像,两侧是关平、周仓塑像。阁与庵为近邻,面对同一座戏台,所以祭祀白衣大士亦兼祭关圣帝君。民间相传,关老爷、观音菩萨都是戏迷,一并祭祀可以同时满足他们的看戏欲望,既可免其喜先疾后之争,又可以省却许多费用。这是一不聪明的办法。

白衣庵后有洞院一所,西洞四间,东洞四间,长年出租,此外还有地产数亩,故其祭祀演剧的经费也很充足。

4.三月二十日祀苗裔神

本日是子孙娘娘“圣诞”,当地民众祭祀子孙圣母于苗裔堂,演剧赛会凡三日o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洪山镇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