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多贡献」高坪:变废为宝增收益,种养循环促发展
我的苦恼冉 发表于:2021-1-7 12:49:56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56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夯实农业基础。近年来,高坪区以农产品加工为切入点,延伸产业链条,推进农产品增值,以生态循环为着力点,促进生态增值,提升整体效益,让农业更高效、更有价值,真正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走进佛门乡蟠龙寺村鑫鸿佛农业合作社加工基地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仔细挑选柑橘果皮,并将其均匀排布在钢架上。随后钢架被送往烘干房,在设定的温度和湿度下,很快果皮便透出一阵阵清香。



”这段时间是高坪柑橘采摘旺季,我们前往阙家镇收购柑橘并进行加工。“佛手产业园技术主管龚光礼告诉记者,柑橘全身都是宝,果肉可直接卖给厂商,橘皮烘干后便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附加值可提升50%以上,一吨可售12000元,而且储存越久售价越高。2020年合作社共收70吨柑橘,其中果肉40多吨,果皮烘干后近5吨。

过去,柑橘皮渣常常被当成垃圾直接填埋或者焚烧,不仅产品价值丢失,还会带来环境问题。蟠龙寺村推进农产品加工,让柑橘果皮得到充分利用,既实现了变废为宝,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在加工厂每天有60元,干的活非常轻松,一年大概有1万多元,我们都感觉很满足。”正在忙碌的严志安告诉记者。

佛门乡蟠龙寺村以农产品加工为切入点,变废为宝。石圭镇兰花村则以生态循环为着力点,促进生态增值。

走进石圭镇兰花村温氏托养场,一头头仔猪长势喜人。“我们的猪场实行全封闭,配备有全自动温控、料线等设备,在喂料等环节实现全自动操作,能实现生态养殖。“该猪场技术负责人谈到,他们大力推行“畜—沼—果”模式,一方面将养殖废弃物处理为沼液,通过管网为周边柑橘产业园源源不断提供养分。另一方面利用粪肥处理车直接运往产业园进行施肥。



据了解,该托养场成立于2018年,目前已惠及“百公里柑橘产业带”柑橘产业园面积1000余亩,年出栏生猪5000头左右,带动兰花村30多户贫困户利用产业周转金入股,户均年增收近1.5万元。

石圭镇按照“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的发展理念,探索种养循环发展模式,走“就地消纳、能量循环、综合利用”的循环发展路径,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实现绿色生产、绿色增收,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石圭镇累计利用猪粪5000余吨,通过沼液还田灌溉特色柑橘产业园面积达3000余亩。

近年来,高坪区大力扶持加工及配套企业、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大力发展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走出了一条生态增值、农民增收、农村增色的新路子。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