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延链补短板 产业有“钱”途
123456806 发表于:2020-7-7 11:47:07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461


时值七月,高坪佛门乡金花村连片佛手产业园里,拳头大小的佛手果已然挂满枝头。当地继去年增产之后,今年再迎丰收年。7月底,这里的佛手果将走向市场。

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流转土地种植佛手,成为佛门乡不少贫困村民脱贫致富的途径。今年,该乡佛手基地由5000亩扩大到8000亩,明年再翻一番,从而建成川东北地区最大的佛手种植基地,并力争两年内中药材产业总收入突破千万元。

种药材尝“甜头”业主种植信心足

7月2日,沿着蜿蜒产业路,记者踏访金花村佛手产业园,放眼望去,佛手树郁郁葱葱,佛手花瑰丽多彩,数十名工人正娴熟地忙着高灌嫁接苗。



“这就是佛手的特点,一棵树上花、果都有。”该产业园技术工周凤群介绍,佛手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开花、结果每年采摘4次,不同于其他果苗生长规律,夏季正是嫁接的好时节。

周凤群对佛手习性的熟悉深得该产业园负责人王辉的指导。10年前,王辉一头扎进佛手种植,找基地、学经验、寻销路,成立专业合作社,2016年千亩产业园初见成效,真武村、蟠龙寺村等200多名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入园务工等模式收入实现翻番,佛手市场更是“只管种、不愁销”。

尝到了种药材的“甜头”,不少新业主纷纷流转土地,加入佛手种植行列。两年时间,该乡招引业主10余个,处处可见热火朝天扩建场面,目前已建成5000余亩种植基地。“准备再扩建500亩。”对于今年的目标,业主王辉早有打算:清表开荒、育苗5万株便是7月的计划。

补齐短板 解决管理难

佛门乡山高坡陡,常年缺水,近年来,在区政府支持下,当地新建园区蓄水池10余个,新修产业路、园区步道10余公里,不断补齐短板,完善园区基础配套。

然而,随着种植规模扩大,如何管理成为该产业园长效发展的难题。“建园容易管理难。”佛门乡副乡长杨倬鉴道出其中缘由:目前园区业主16个,成立了7个合作社,各业主种植技术参差不齐,经营方式各有不同,各自为阵,导致整体水平提不上去。



独立经营、抱团发展便是佛门乡政府开出的“处方”。今年以来,该乡政府主要领导挨家挨户访业主,促膝长谈聊发展,学技术、组协会,佛手产业园业主们和当地政府达成统一发展方向:真正让产业做起来,百姓富起来,生活好起来。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为让村民增收,作为佛手协会会长的王辉提出园区套种经济作物的想法:蟠龙寺村的佛手老基地,可试点套种300亩西瓜、辣椒等经济作物,这样一来,产业园就能实现双倍甚至多倍效益。

“西瓜无公害、品质好,但大货车进不来,小货车转运成本太高了。”随着瓜果丰收在即,降低运输成本成为南充鑫佛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龚光礼和佛手协会头疼的难题。

“先用小货车拉到大道口嘛,分两段运输。”“西瓜成熟了稍微有重力就容易破,这个要考虑哈。”“小货车价格包干,我认识个运输公司,看价格能不能少点。”当天,在鑫佛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办公室,协会成员们都出谋划策,有商有量,共同解决当前困难。

创新业态 构建中药材全产业链



打造川东北地区最大佛手种植基地,佛门瞄准的是构建中药材全产业链。

走进佛门乡蟠龙寺村,新建产业路的尽头便是刚完成主体建设的初加工基地,该加工基地占地2500平方米,烘干区、切片区、分包区科学划分。“干佛手好储存、价格高,运输也方便。”

据了解,三天后,烘干机、切片机等机械设备将进场调试,本月中旬初加工生产线正式运营,届时,日产干佛手2吨。

构建中药材全产业链,该乡将引入科技化种植技术,开发佛手饮片、佛手酒等新产品,打造特色品牌,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

“下一步,佛手产业发展将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探索农旅结合的发展路径。”佛门乡乡长佘洪介绍说,将因地制宜研究观光旅游、娱乐餐饮、景观塑造等发展路径,引导村民和业主开办中医药康养民宿、家庭农场等中医药健康旅游新业态。

高坪区融媒体中心记者:王敏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