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大东街:70年的喧阗繁华与市井变迁!
jimmy肖明 发表于:2020-4-13 09:38:30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334














大东街是我生命的街,我是大东街土生土长的孩子,见证了大东街的兴衰。

大东街,位于古城东门外向南的大街,北起太平寺街口,南至下新街口,全长565米,宽8.2米,形成于明清时期,是因阆中工商业发展而形成的一条商贸街,为阆中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明嘉靖府志称它为东门外“第一街”。清咸丰县志载:“下新街一折而东,市肆喧阗,百货充盈,未有过于大东街者。”

大东街从东门城楼至华光楼码头、浮桥到江对岸的南津关,是古城重要的交通要道,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山水意象。巍峨壮观的华光楼在大东街南端,是阆中古城的标志性建筑,被称作“阆苑第一楼”。以华光楼为中心,大东街同上华街、下华街、下新街、上新街、油坊街组成为古城古商贸文化街区。



阆中文化昌明,经贸繁盛,古代和近代一直是川北的文化和经济中心,经常举行盛大的民间文化及大规模的商贸交易活动。名特土产、大宗交易及摊贩主要集中于古城大东街区,独家手艺也荟萃于此,是绸缎、布匹、干货、山货、百货、丝纱、金融、茶、旅馆等大商号密集之地,交易活动期间是商家店铺生意最为兴隆的时候。清代进士金玉麟诗句“春城天不夜”赞其繁华。

新中国成立前,祖父在这条街上拉黄包车,父亲在这条街上学裁缝。1949年12月底阆中解放,我父亲靠互助储金会的帮助,在大东街上段买了一间70多平方米的通房。隔开后,前面作铺面,中间作厨房,里面作住房。与母亲在这条街上结婚,开始独立做缝纫手艺,开起了缝纫店。我和弟弟也在这条街上相继出生。当时阆中刚刚解放,百废待兴。



大东街旧照

当时阆中刚刚解放,百废待兴。进城下乡的人都要从这条街上过。这条街上的各种商铺:药店、茶馆、旅店、布店、瓷器店、理发店、五金店、日用杂货店、小吃店、旅馆、诊所,一家挨着一家,天天顾客盈门,生意很红火。

1955年正月,县里组建缝纫社入股,父亲率先参加,并将自己的3台缝机、2张案板、2个熨斗入了股。10月,成立缝纫社,父亲关了自己的铺子,和二弟一起加入了缝纫社,在大东街的门市部做工。

1956年,国家号召公私合营,缝纫社扩社,父亲当了裁工。缝纫社属于县手工业系统的一个集体组织。1958年后,县城里,红旗招展,”三面红旗万岁”响彻云霄,缝纫社改成服装厂。广播里的歌声,街上学校的宣传队伍热闹非凡。县城里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除四害、赶麻雀运动。城乡同时一起赶,呼啦啦的声响把麻雀吓得仓皇失措,飞疲惫了的就掉了下来。

大东街尽头的华光楼顶尖,坐着巫绍卿的大儿子巫嘉福,15岁的他站在上面挥舞着竹杆在赶躲在楼顶的麻雀。下面赶麻雀的人惊慌失措,喊他下来。有人还去他家里叫来他的父亲。在合作商业摆杂货摊的父亲出来,却望着儿子淡淡地笑着,没有大声呵斥,只是说:“他怎么上去的,就知道怎么下来。“仍旧回去照顾他的生意了。

1958年夏,县城各单位建立公共食堂。刚开始,幼儿园的生活很好。花园里五彩缤纷的鲜花,桌上丰盛的饭菜,孩子们欢快的脸庞,漂亮的玩具——转车、秋千、木马,幸福溢满校园。可是,很快因为物资缺乏,生活水平就下降了,食堂的生活陷入困境。第一幼儿园里,我和小伙伴们背着手,围坐在饭桌周围,天真的眼睛盯着老师手中的饭勺,一人一勺烩面,我嫌嘴不吃,哭起来。



五八年阆中国庆节

小朋友陆续都被家长接走了。因为我的母亲病逝了,父亲上班,无人来接我。我抹着泪,端着粉红色的小塑料碗里的半碗烩面,慢慢走回家去。

公共食堂的时候,城镇户口的人根据年龄和工种,每月17-21斤口粮,中学生要多一些。蔬菜、肉等生活必需品都是“计划配给”,凭票供应。由公共食堂统一做饭,分饭。父亲被服装厂派去兰家坝种地,因为粮食不够吃,县上给每个单位分了点地种蔬菜。父亲去种了玉米、豇豆和一些瓜菜。

服装厂给每个职工订做一个粗瓷碗,将每个人的名字烧刻在碗上,父亲每天将服装厂蒸的属于自己的一份米饭带回来给我吃,自己在外面找瓜菜等充饥,他极度营养不良,浮肿了,患上了水肿病。

元旦节,大东街的街道食堂破例吃了顿白米干饭(平时大部分时间吃的是玉米面和高梁面做的糊或馍),菜是韭菜炒豆芽,酸菜汤。我高兴极了,端着搪瓷盅内装的饭和菜,提着粗瓷汤钵里的酸菜汤,跳着唱着往父亲的铺子跑去。过小巷子时,被一块石头一绊,前扑趴摔了下去。搪瓷缸摔得老远,饭菜倒得遍地,汤钵打碎了,前额戳在碎片上,鲜血从头部直往下流。

街坊看到了,马上跑去告诉父亲,父亲从店里跑出来,用手巾捂着伤口,把我送到医院。缝了几针,又打了破伤风针。元旦的饭没有吃成,还在家里待了三天,没法去上课。

1961年春,城里的公共食堂下户停办,父亲和我在家里煮饭吃了。大东街是直通江边码头的街道,每天都有从江南过来卖东西的农民。有时去华光楼下的十八梯洗衣服,当时的水运非常发达,江面上来往的大船,从船上运下来的煤炭、日用百货等占满了大片河滩。



南门河坝旧照

外公邓文书是航运社走东河船的,他豁达大度,豪迈爽朗,每次船到阆中,都要上岸进城来,请我和父亲进馆子。在大东街的青年食堂炒一份回锅肉,而且一定是他请客。那浓郁的酱薄肉的滋味几十年一直藏在我的记忆里,无可替代。

1963年开始,县里的经济逐渐复苏,生产和生活逐渐恢复。饥饿的现象逐步得到了缓解。1966年,为了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国家对大东街的个别住房和私人出租的铺面开展了置换和国家经营。

父亲位于大东街上段的房子被政府调换到了财神楼附近,因为我们住的房子要连片扩建成阆中旅社。父亲带着我一起搬进了财神楼的赵家院子。这以后,大东街所有的铺面逐步被国有和集体经济取代,但也留有极少数诸如修锁配钥匙、补锅补碗的个体经营者。

从东门口往下依次是:东边拐角口是商业系统的文具店,里面销售笔纸,、体育用品、娱乐器具。挨着的四五间铺面是百货公司的门市部,销售日用百货、搪瓷的或玻璃的杯盆碟碗,还有布匹。

它隔壁朱家院子铺面就是父亲工作的服装厂的东门口门市部。那时人们用配发的布票买来布料,到服装厂设在各条街的门市部加工.。先让裁工师傅量体裁衣,再交给车工制作。缝制衣服的工钱由服装厂根据不同布料和大小款式统一定价,各门市部每天收的制衣费汇交厂财务,月底结算每个工人的工作量,按预先定好的比例计发工资。实行的是多劳多得、按劳计酬的计件工资制度。

我父亲是裁工,他裁一元的活计可得工资0.1元。那时成年男同志做一件中山装,一般的布料付加工费0.50元,裤子0.45元。女同志一件上衣加工费0.45元、裤子0.40元。我父亲淡旺季平均每月的工资是25-35元左右。

服装厂的工人们50年代组织起来时,没有集体厂房,遍布全城各条街道的门市部(最兴旺时达13个门市部)都是租赁的私房或国家经管房。不到10年时间,除了每年应交国家的税收,职工的工资福利外,利用集体积累,于1964年前后,就在盐市口修建了三层楼,上千平方米的服装厂厂房,当时的人们称为高房子(“文革”期间职工造反司令部就设于此)。足见我县手工业系统这家集体所有制企业在五六十年代是多么兴旺。

临着小巷子进口左手是海产门市部,巷口右手是大东街老茶馆。茶馆占有三四间门面,里面堂子很大。有专门的茶水房,一排茶炉上面放好几把茶壶。主事的柜台上摆有各种不同的茶叶,主要是沱茶和花茶。茶堂里搭满茶几茶椅。茶几是长方形的,比较矮小,两边各配一把竹木相间的靠椅,可坐可躺,很是舒服。还有说书人的站台。



喝的是盖碗茶,盖碗由茶船、茶碗、茶碗盖组成。茶客喝茶时手托茶船,可免烫手。茶馆旁边是酸菜面馆,酸菜面馆主营酸菜豆花面和小笼包子,味鲜价廉,天天座无虚席。

挨着的是阆中旅社。我们家在阆中旅社与保宁旅社之间。两家旅社分开办了,就将调换的房子还给了我们。与阆中旅社同在一院,同出一个大门。旅社的服务员有3个,负责写号的张老头,负责接待和管理的董妈妈和一个姓任的中学毕业生。

每天晚上,都有一对姓谢的盲人夫妇来旅社里卖唱,男的拉二胡,女的弹月琴,他们牵着手,拄着杖,熟悉地走进古城各条街的大小旅店,进店后先在院子里弹唱一段,招来住店的客人,然后报上剧目让客人点。他们常唱的剧目有《秋江》、《断桥》、《望江亭》、《五台会兄》、《拜月亭》、《顶灯》、《射雕》、《思凡》、《杜十娘)等折子戏。每唱一折大约是3毛至5毛钱。声音婉转,胡琴悠扬,念白清晰,客人们听得津津有味。

再接下去是城关镇联合诊所、保宁旅社、老红军邓文春等住的院子、人民法院、医药公司、中药材公司(今土生金钱庄客栈)、财神楼中药店,财神楼下依次是粮食局、日杂公司(今王皮影博物馆)、人民银行(今风水馆)、土产公司锄头镰刀、蓑衣斗篷、竹背篓、土陶缸盆之类的门店,油坊街口的小吃店,华光楼再往下是华光旅社,里面大多住着在嘉陵江上走船的船工。



七十年代的华光楼

东门口西边拐角处,与内东街成尺子拐的一大段铺面是百货公司总店,县城里最大的日用百货商场。往下是饮食公司的副食品店,小巷子下口的门面是钟表社、青年食堂、胡结巴的弹棉花店,往下是袁家铺子美术社、牙科医生许家、冯家铺子酒馆、哈家、马家(今放翁别院)。

接着是二轻局的工艺美术门市部。后面的院子60年代前后办过大东街的公共食堂。再过去是第一任粮食局长张兴培和刘家居住的小院、龚家、刘家、冯家等的居住房。财神楼口子再往下又有缝纫社的大东街第二门市部,粮食局斜对面有一家美味佳面馆,理发总店的大东街门市部,百货公司的绸布店,与下新街的丁字口处有土产公司卖盆盆罐罐的陶瓷店,打锅盔的店,临近华光楼有保宁醋厂篾篓保宁醋的门店。

总之,整条街上吃穿用住的东西样样俱全。农村的群众从南津关过河进城,走进这条街上就什么都能买到。60年代前期,每年都要开一次物资交流会。由商业局、供销社组织的工业产品、农副产品等各种货物从保宁旅社到财神楼街沿两边摆开,应有尽有。我那时上三四年级,每天放学后便和同学们挨着摊去看热闹。

大东街转过东门口即我们在太平寺街上学的城东小学(现阆师附小)。那时的小学上午四节课,下午三节课(两节正课,一节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有少先队活动或班级组织的体育文娱活动)。夏季6点,冬季5点半放学。晚饭后,就同街上的同学们邀约一起,在街院中做游戏:逮猫猫(捉迷藏),跳房子,斗鸡,抓子儿,跳橡皮筋,男孩子拌票子,滚铁环,过年也兴划甘蔗,谁输谁付甘蔗钱。特别好玩的是夏天,跑去嘉陵江游泳。

那时晚上街上的行人少。大街成了孩子们玩耍的天堂。昏黄的路灯下,洋溢着我们童年的欢乐。

1965年暑假里,我们与院子里的孩子一起去郊游,从大东街下的渡口上船,先是锦屏山然后到奎星楼、白塔山、大佛寺。山上的老景观吕祖殿、邱祖殿、八仙洞基本都在。一路欢歌,天高云淡,很是惬意。我们在山上自由自在地唱着:“锦屏似的小山……”



60年代初的阆中奎星楼

晚从大佛寺江边坐木船回家,晚上给父亲讲述看到的一切。1965年前的阆中景象是古风新貌,让人终生难忘。

“文革”期间,大东街曾改名叫反修路。铺面的经营状况持续不变,20世纪80年代又恢复成大东街。

大东街的铺面,先是木铺板。80年代以后,国家逐渐将经管房落实政策,退还给原居民。大东街上的一些公有单位搬离古城,到张飞大道、新村路等地去修建了新楼房(比如青年食堂、阆中旅社、日杂公司、土产公司、人民法院、粮食局等)。许多居民将铺面改成了住房,逐渐又将住房改成商铺并安装了卷帘门。

1992年以后,大东街迎来了它商业繁盛的时期。随着改革开放,一些居民逐步将自己的住房腾出来开店,销售从成都、广州、深圳批发进来各式各样的服装。整条街出现了不同式样的服装店,琳琅满目。繁荣的商贸市场,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来此寻找商机,出现了浙江、湖北等省的人来大东街做生意。



有个湖北人王保同。夫妇先是租周家的大门卖小孩的衣服鞋袜,节假目就满街卖气球。两三年后就租了街西边张家的铺面做服装生意。并将他的兄弟姊妹三人带来阆中发展。他们从全国各地进货。款式新颖,物美价廉,几年下来,居然买下了张家从街面至城墙的一通全套院子,另外还有两间门面。

现在他夫妇俩都已经回湖北老家养老,每年来俩间一次收房屋出租费。他的两个妻弟不但在阆中有服装店,还开有摩托车、电动车店。大东街的原住民有的利用铺面自己开店,有的出租,各家各户都因为商贸的繁华改善了经济条件。

大东街繁盛的服装市场景况一直持续到21世纪的到来。由于郎家拐街的拆迁新建了楼房,中高档的商铺转移过去,精品服装店逐步迁移到了郎家拐街,大东街的服装商品逐渐走向中低档。

1997年,城建局公告从东门口至小巷子一带拆迁,修建了五丰商厦。过去,院子里的人家大都是几十平方米的房里住两三代人。拆迁后住房面积扩大了,居住条件也得到了改观,但是使大东街口约百米的老街古院水远地消失了。

大东街的路面,先是石板街。60年代挖下水道变成三合土,70年代是水泥路,2000年前后发展旅游,街道还原成石板路。1986年,阆中被国务院授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来阆观光旅游的人逐年增多,各式车辆使古城不堪重负,2009年后,禁止机动车进古城,大东街成了步行街。

进入21世纪以来,政府对古城街区进行了较彻底的整治修修缮。地面一色的青石条,房檐整齐的瓦当吊檐,檐下灯笼高挂,匾联取代了洋招牌,铺面恢复了木门板,管线理入地下,尽可能地修旧如旧,再现了古城风貌。

大东街开起了旅游观光车。南来北往的外地客人多了,大东街转向经营地方土特产品、旅游纪念品了。经营的品种更多:醋坊酱铺、烧饼蒸馍、牛肉羊杂、香卤汤包、土菜旗袍、桑蚕丝坊、包子锅盔、姜糖水果、铁壶药枕、棕鞋奇石、鱼庄茶铺、中医药房、古乐酒店、服装饰品、臊子凉面、百味麻花、桂花月饼、保宁压酒、农夫烤鱼、川北凉粉、各种酥饼、粗粮糕点、小吃冷饮…尤以张飞牛肉、保宁醋、保宁蒸馍和手工制作的茧丝最多,最为著名。

2000年以后,大东街各种文化博物馆、休闲驿站、民宿客栈多了起来。这条街上改建了一些老院子,比较出名的有:建于2004年的阆中风水博物馆,它是在原中国人民银行阆中县支行的驻地上拆迁建成的,是一个以建筑风水为主题的旅游景点。逐年改建的还有放翁别院、土生金客栈、水木民宿、陈家客栈、一家小院等。2018年,大东街在原县粮食局及县日杂公司驻地又拆迁建成了王皮影博物馆,吸引了国内外的爱好者前来观摩学习。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阆中环境美化,物资充足,人民祥和安宁。来阆休闲度假旅游探豳的人络绎不绝。若逢节假日,更是人流如潮,摩肩接踵,大东街比过去更加繁华。

我们这代出生在新中国初期,成长在“文革”时期,学习在拨乱时期,工作在改革时期,养老在追梦时期的人,经历了由贫困到小康,骑自行车到乘坐飞机高铁,面朝黄土到环球旅行,一部手机走遍神州的历程。我们的生活品质超越了无数代。

我时常望着这条记录我成长轨迹的大东街,我只有感恩,感恩生在新中国,感恩缔造新中国、建设中国的先辈们。

七十功德铭史册,古韵新风润民生。踩着青石条铺成的街道,在大东街徜徉。透过大东街,了解这座古城的前世今生,沧桑巨变。

原标题《古韵新风润民生——大东街的70年》,本文有删节。

编辑:马英

来源:阆中民俗荟





在看的你正在变好看!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