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四川篇(解放阆中)
追上前面的 发表于:2024-5-27 17:53:45 复制链接 看图 发表新帖
阅读数:1291

阆中解放前夕,城乡形成了两个平行的党组织,分属中共川北工委和中共川东临委领导。到1949年底,川北系统建立起县级党组织1个,区级党组织3个,支部17个,党员发展到281人,分布于阆中、南部仪陇、巴中、苍溪境内。川东系统建立起县级党组织1个,区级党组织12个,党支部51个。跨县建立的区级党组织1个,党支部9个,党员发展到615人。

随着解放军挺进西南,阆中地下党的各级组织积极开展统战策反工作。1949年3月,阆中党组织秘密组建“新民主主义研究会”,促使愿意弃暗投明的人员通过学习转变立场,回到人民中间。到当年底,“新研会”在阆中发展80余个基层组织,会员达1500余人。在此基础上,地方党组织采取以下层促上层,以上层影响和带动中下层,依靠老朋友,广交新朋友,先后说服当时的县长贺德府和政界上层人士张春如、张焕阶以及知识界知名人士孔震生、杨君寿、郑可行等转变立场,愿意接受共产党的领导。




解放战争四川篇(解放阆中)-1.jpg

1949年10月至12月,阆中县城驻扎着县警察中队、县民众自卫总队、国民党野战军袁国卿团、南苍南三县联合指挥部、胡宗南部黄剑夫师、南充保安总队及驻防南充的省保安二团、回乡军官王仕昭组织的反共挺进游击队、军统特务廖永庆组织的反共游击队、胡宗南部四九后方医院及护院部队等。阆中地下党在分析了敌军之间的矛盾后,首先由党组织负责人魏文引出面,做县警察中队和县民众自卫总队的工作。紧接着,由地方政界上层人士和知名人士出面,采取不同策略分化瓦解,使大部分驻阆武装力量先后转变立场。党组织决定,县长贺德府出面召开了有国民党军政系统头目和各界知名人士参加的以“应变”为名的会议,宣布公开起义,大部分军队头目积极响应。

1949年12月26日,军统特务头目廖永庆在驻阆国民党军队宣布起义后,纠集一伙匪徒分两路朝东北方向逃窜。地方党组织获悉后,立即以县解放委员会(筹备组)的名义,电令二龙、老观、石滩、千佛等乡的武装进行围追堵截,匪首廖永庆、廖正伟当场被擒。同月,先后在嘉陵江截获胡宗南部运送的10船军火;在五马桥迫使追随廖永庆的匪首黄定远、陈登高缴械投降;在兴隆乡金华山围歼国民党溃军一个排。

1949年12月27日,阆中党组织将起义部队进行了整编,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川北独立师”。

1949年12月29日,“阆中县人民解放委员会”正式宣告成立,宣布阆中和平解放。肖毅安、徐是辉分任阆中县人民解放委员会正、副主任。

1950年1月25日,中共阆中县委正式成立,由杨耀、王大文、刘靖中、邓克新等组成委员会,杨耀任书记。从此,阆中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