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新农人”何福勇:让川北特色竹编产品出山...
小雨敲窗y 发表于:2023-11-14 09:31:52 复制链接 看图 发表新帖
阅读数:1016
仪陇“新农人”何福勇:让川北特色竹编产品出山...-1.jpg

竹编在仪陇县具有悠久的历史。如今,该县度门街道王家店村返乡创业乡友何福勇借助新农具——手机直播带货,让一件件具有川北特色的竹编产品走出大山,也让家乡的父老乡亲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仪陇“新农人”何福勇:让川北特色竹编产品出山...-2.jpg

何福勇(中)教村民竹编技术

11月10日,笔者来到何福勇的竹编加工作坊,只见几位老人正在制作竹编产品。刮竹子、劈竹条、起竹篾、编竹筐……他们一边拉着家常,一边娴熟地做好手上的活计。
“我们每天能做14个至16个竹蒸笼,月收入有2000多元。”王家店村村民王兴龙介绍,农忙时大家干农活,农闲时就来做竹编,收入还不错。
何福勇出生在村里的篾匠世家,祖祖辈辈都靠着竹编手艺养家。何福勇之前一直在陕西从事文化传媒工作,为企业拍摄制作宣传视频等。2022年春节,何福勇为父亲拍摄的蒸笼编制视频在抖音爆火,许多网友纷纷留言咨询购买,还有公司表达合作意向,何福勇嗅到了竹编产品的商机。春节后,他便和父亲开办起竹编加工作坊,成立了公司,创立了品牌,并招聘村里有竹编手艺的村民来作坊上班。

仪陇“新农人”何福勇:让川北特色竹编产品出山...-3.jpg

何福勇的团队人员正在直播带货

“目前可以生产竹甑、竹席、储物盒等20余种竹编产品,每个月的产量大约在500个左右,通过网络平台销售。”为拓宽销售渠道,何福勇利用自身从事过媒体工作的经验,通过网络直播打开了销路。竹编产品制作过程上线直播后,吸引了越来越多网友关注,产品订单不断。老篾匠们精心制作的竹编产品销到全国各地。
“为传承竹编手艺,降低入门门槛,带领更多乡亲增收,我们将竹编工艺步骤化,工序流程化,针对性地对乡亲教授一种或几种技术,让他们生产部件和半成品,再由专业师傅进行技术要求高的后续制作。”何福勇说,对家住得较远的村民,作坊免费提供材料,让村民带回家生产,再上门回收。所有的产品计件付费,长期在作坊务工的村民年收入达3万余元,在家零散加工的一年也能拿到近2万元。
“现在已注册‘川北老篾匠’品牌。下一步将继续优化产品品类,将仪陇‘三乡文化’融入到竹编产品中,把仪陇竹编工艺传承下去。”何福勇说道。




朱德故里,德乡仪陇
全国红色旅游目的地欢迎您

来源丨南充日报

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
微信号:yilongnews新浪微博:@仪陇播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