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县史料集
462710480 发表于:2023-8-26 12:47:14 复制链接 看图 发表新帖
阅读数:873
南部县史话
西汉初(公元前206年)在县境置充国县,治地在今大桥镇东北二十八里。
东汉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分充国县地置南充国县,治地在今南隆镇。洪亮吉补《三国疆域志》:“西充国,汉旧县,初平四年分立南充国后,此遂加‘西’字”,故名西充国县,仍以充国原处为治地。南朝宋元嘉八年(公元431年)改南充国县为南国县,西充国县为西国县,治地均未变。

南部县史料集-1.jpg

南朝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 改南国县为南部县治地同前。
南朝梁大同中年(公元535~546年)置南部郡,领南部一县。郡、县治均在南隆镇。复改西国县为西充国县,并于此置木兰郡。郡、县治地仍在大桥镇东北二十八里。同时,改掌天成地置掌天郡,以同时所置之西水县为郡治(在今西河乡高峰村).又改金迁戍地置金迁郡,以同时所置之金匮县为郡治(在今升钟镇桥坝头曾名晋安坝).
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3年)改南部郡为新安郡,仍领南部县,治南隆镇。木兰、掌天二郡并入金迁郡(郡治晋安坝).改西充国县为晋城县(治地大桥镇东北二十八里) 改金匮县为晋安县(治地晋安坝).
北周闵帝元年(公元5 57年)罢新安郡,南部县改属隆州盘龙郡(州、郡治今保宁镇).
膺推行州、县二级制.开皇三年(公元587年)县金迁郡,并将晋安县并入晋城县,治地从大桥镇东北二十八里迁到晋安坝。
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因西河泛涨,水淹西水县城,将其治地从今西河乡高峰村移到今保城乡境内的彭定故宅(今大圆山村彭家咀).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又将晋城县复名晋安县。同年,份南部、晋安二县地置新井县,治地在今大桥镇。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分南部、相如(今蓬安县)二县地另置新城县,后因避太子建成讳,更名新政县,治地在今仪陇新政镇
宋熙宁五年(1072年)降晋安县为镇,入西水县。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西水、新井、新政全并人南部县。这时全境始合于一,明代无变动。
清乾隆元年(1736年)在富村驿置县丞。
清道光五年(1825年)县丞从富村驿移驻新政镇,富村驿改置巡检司。
民国元年(1912年)新政的县丞、富驿的巡检司均更名分县知事。
民国3年(1914年)裁撤.
民国4 年(1915年)恢复富村驿、新政两个分县、分县知事改称县佐。
民国19年(19:30年)两分县佐署改为市公安局,县佐改称局长。
民国22年(1938年)8月红军在阆中水观乡成立阆南县苏维埃。辖有南部县河东地区之养班、碑院、楠木、长坪、新政、金石桥等区苏维埃。民国24年(135年) 4月在升钟区皂角乡绵竹湾成立德丰县苏维埃。后因红军北上抗日,各地苏维埃机构消失。
从西汉初到建国前夕,历时二千一百多年,县境内先后曾置过,五个郡,十三个县、两个分县及一个县苏维埃,六个区苏维埃。
县城 史略
南部县城南隆镇,在县境中北部嘉陵江中游右岸。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3年),改阆中为隆州.此地在隆州的南面,故叫“南隆”.早在东汉献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南充国县的驻地就在这里。后来又是南朝梁的南部郡、北朝西魏新安郡的驻地。因此,清代康熙间曾在今正街北头骑街建“南隆古治”木质牌坊以志不忘。
北宋以前南部城的历史及概貌,尚待查考.南宋理宗宝祐年间(1253--1258年)因开展抵抗蒙古兵的山地战,曾将县城设到跨鳌山.明太祖洪武十四年(1381年) 知县汪允铭又才把县城移回今天的地方。那时规模很小,仅有南正、南中、东街、西街四条街。县衙署在今天县政府驻地。因四围无城墙,“左而断岸临江,行舟望若环堵;右而峭岸近道、路人望若重坦”.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年) 知县蒋矩才沿今乐群路、炮台路、西桥巷、水巷子“树木为栅,垒石为门”.明孝宗弘治间(1488--1505年) 知县陈伯龄始筑土成,“内外俱甃以石”,开了莲莱、跨鳌、状元、阆苑东南西北四门.明世宗嘉靖二十二年(15 43年)分巡川北道佥事杨瞻命知县童福重修。又立四关,并在东南西北四城门上建城楼,改名迎旭、临江、神武、拱宸.明神宗万历年间(1573-一1620年)知县饶一中改砌石城,高6米,周长1.458公里。开灵云(北),跨套(南)、状元(西)三道门,城东置龙津桥.清高宗乾隆三十年(1768年)知县查淳增开东面承煦门,改状元门名延爽,跨鏊门名迎薰,灵云门名瞻极。以状元溪为护城河,民国17年(1928年)川军旅长李炜如驻南部县,拆城墙、毁城门。
县城部分古建筑年代考
城池:明成化中,知县蒋矩树木为栅,垒石为门.宏治间,知县陈百龄重修。万历中,知县饶一中改砌石城,人称"饶公城”。顺治四年(1647年)知县李元奋修理垣垛。其后,知县裘龙、焦澍、黄贞泰、杜文明、费元龙相继续修。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知县查淳更开四门.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知县石作瑞、嘉庆十六年(18 11年)知县陈闲相继补修。
县衙署:顺治八年(1651年)知县裘龙重修。康熙中,知县许造、黄贞泰、刘天宿相继增修。
文庙:今武装部,明洪武中,始立殿字。顺治九年(1652年)建大成殿。康熙六年(1667年)县令焦澍始立学宫地界,建两道戟门、名宦祠。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县令杜文明凿泮池,建腾蛟,起凤坊。
文笔塔,同治二年(1863年)县令黄起元莅任,谓文峰宜高峻,建文笔塔于跨鳌山顶。
螯峰书院:乾隆四十三年(1779年)邑令李元奋倡首修建。
学院:南部县儒学在县城西,创于,明洪武间重建。通判熊杰增修,铸祭器,明末毁。清顺治十五年(1 658 年)知县袭龙重建。
试院:在县西街。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知县王仲选,劝谕十乡粮户建。
文昌宫:王训乾隆二十年(1755年)任南部知县时,建于跨山蔻、合符寺后。
奎阁:旧在跨鳌山麓,为水所圯。嘉庆二十四年(181 年)李文德任南部知县时,移于东门外状元溪旁。
南隆古治坊:在县城正街。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立.
合符寺:唐咸通(860-874年)中建。有二僧曾在此讲经合符得名。唐僖宗朝丞相王徽未第时,寓此作《登高赋》
灵云亭:在灵云洞侧。始建于唐。蒲景殉隐居于此,吕洞宾访之不遇,题留《瓜皮诗》.
玉台观:始建为唐,以山环拱耸翠得名。其后,又因嘉陵绕其麓,朝霞映红,晓碧连城,更名晓霞观.
三元桥:即西门桥,以邑人陈尧叟、陈尧咨、马涓三状元得名。嘉庆十四年(1809年)知县陈闲重修。
探花桥:即东门桥,亦名龙津。以邑人冯翼明永乐四年(1406年)探花及第得名,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 生员易文祖重修。
会馆:县城湖广会馆禹王官、江西会馆万寿宫、福建会馆天后宫、陕西会馆三元宫、广东会馆南华庵,皆建于清乾隆年间。
十二亭:清工部尚书李先复,在雍正初年告老归故,在县城建有:鳌峰、状元、普乐、东升、青云、赐福、万善,万寿、锡福、桂籍、三元、北极等十二个亭子。
编辑:祝志全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