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赋“红码”破坏了政府的公信力
楚一帆 发表于:2022-6-24 08:43:44 复制链接 看图 发表新帖
阅读数:248
来源:【健康报】

评论

继多家媒体报道河南村镇银行的储户被赋红码后,又有媒体曝出多名郑州停工楼盘业主的“豫康码”莫名变“红”。这些业主“豫康码”明明显示核酸阴性,却被列为“正在实施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入境人员”,甚至连家里人也“精准中招”。随着更多信息被揭露,通过“红码”防止相关人员聚集维权的逻辑链条已然浮出水面。

这些蹊跷事件,暴露的不是“随意红”或过度防疫问题,实际是滥用健康码的违法行为,触及了人们深层次的安全感。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健康码的开发与应用是我国“数字抗疫”领域的重要创新,以个人信息处理为基础,结合大数据对个人疫情传播风险进行评级和画像。不同颜色的健康码对应着不同的防控措施,其中风险等级最高的“红码”意味着出行受限、集中隔离等。如今,健康码几乎等同于另一张身份证,在进出公共场所、出差住宿、就医、上学等方方面面都需要出示,为防止病毒传播、科学精准防控疫情提供了利器。一旦利器被滥用甚至被人别有用心地利用,犹如十字路口的“红绿灯”胡乱变灯,那么社会岂不乱了套?老百姓的隐私权、健康权、出行权又怎么能得到维护?

清华大学法学院劳东燕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滥用健康码的行为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严重破坏政府的公信力。如果个别地方这么使用健康码的话,民众就不太可能对政府防疫有信心。另有法学专家也通过媒体表示,健康码不能用于防疫之外的目的,如果将健康码用于维稳,不仅严重违法,还违背了《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的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

公器滥用,害莫大焉。对这样的行径,坚决不能容忍,有关方面应深入调查,给全社会一个明明白白的交待。

在防疫过程中,健康码推广迅速,老百姓积极配合。这背后体现的是民众对行政权力的信任,相信有关部门在使用和管理健康码过程中会依法依规进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2021年1月印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健康码管理与服务暂行办法》明确要求,各地要严格健康码功能定位,不得扩大应用范围,切实防止“码上加码”。2020年印发的《河南省“健康码”使用管理办法》也规定,发现在申领、使用和查验中弄虚作假、瞒报谎报的,要严肃处理;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健康码的设计初衷是科学精准防控疫情,助力人员有序流动和全面复工复产。好好的工具被“用歪”了,让人心痛。借此事件,要认真检视在“无码寸步难行”的当下,相关管理法规和制度是否存在漏洞,给侵害公民权利的行为以可乘之机。

目前,国家层面仅围绕赋码规则、数据保护等提出原则性要求,健康码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主要由各地区制定。侵权行为的出现,公众多归咎于主责部门不清、赋码权限不明、侵权行为追责难。鉴于此,对健康码归谁管、怎么管、如何管好,还应有更加明确的规定和制度。

乱赋“红码”破坏了政府的公信力-1.jpg

文:叶龙杰(媒体人)

编辑:管仲瑶

校对:马杨

审核:徐秉楠 闫龑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乱赋“红码”破坏了政府的公信力-2.jpg

乱赋“红码”破坏了政府的公信力-3.jpg

本文来自【健康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