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元加快建设践行“两山”理念典范城市
普通人物怨 发表于:2022-5-21 13:00:43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51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达96.2%,22个国、省考核断面和水功能区水质优良率达100%,嘉陵江、南河、白龙江水质达Ⅰ类标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评估排名四川省第一,森林覆盖率达57.63%,森林蓄积6190万立方米……这是位于四川省东北部的广元市过去一年的生态环境数据。
作为四川省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地区,广元市坚持生态立市,通过坚持系统推进、创新探索、绿色发展,聚力发展生态经济,扎实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高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典范城市。
坚持系统推进
强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统筹
“月坝里子坝,包谷纽子大;吃的洋芋果,烤的疙瘩火。”这是过去老百姓对利州区月坝村真实生活编的顺口溜。然而,这座偏远的高海拔穷山村,近年来却成为城里人向往的好去处。
近年来,月坝村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启动生态修复和合理开发工程,实现了美丽生态向美丽经济的转变,形成了“人文与自然和谐,产业与资源共生,民居与环境相融”的格局。
据介绍,月坝村采取合作社+农户+国投公司的运作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康养”“生态+旅游”等多种产业,2021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00万元,带动村民创业就业、增收致富,村民人均收入2.8万元。该村相继获得中国十大乡建优秀探索奖、全国最美森林小镇100例、四川省森林康养基地、省级森林小镇、四川省百强名村、省级“四好村”、“四川十佳生态宜居村”等殊荣。
这是广元市依托绿色生态优势实现脱贫致富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个生动缩影。
广元生态优良、资源富集,大山大水大森林特质明显,清洁能源等绿色低碳产业比较优势突出。
据了解,“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广元市在地震重灾区率先提出“低碳重建、低碳发展”理念,历届市委市政府坚定生态立市发展思路,长期坚持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成功创建全国低碳城市试点市、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市、国家新能源示范市创建单位、国家森林城市,入选2021年度中国最干净城市10强榜单。
今年初,广元市委八届二次全会提出,坚持生态立市,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大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进一步筑牢生态本底,探索转化机制,壮大生态经济,加快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典范城市,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四川贡献力量。
系统推进,全面统筹,成为推动当地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坚持创新探索
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为全镇发展生态产业提供了方向和思路。”昭化区柏林沟镇镇长杨崤峻深有感触,“调节服务价值大,物质产品价值小,反映出林地利用率低、林下经济薄弱、优质农产品溢价率较低问题。”
柏林沟镇是广元市启动GEP核算的首个乡镇。2019年,该镇GEP核算结果为19.15亿元,物质产品、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分别占4.67%、72.41%和22.92%。
2020年起,柏林沟镇依靠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大力发展生态精品农业,不断提升农产品品质。
“我们先后种了1300亩的笋用竹,2020年种植了300亩茯苓,已经初见成效。”杨崤峻高兴地说,“今年还计划新种植500亩茯苓,提高林下经济效益。”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促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关键。除了GEP核算,广元还在确权登记、经营开发、保护补偿、保障与推进机制中的多个方面开展探索。
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方面,广元在昭化区紫云水库开展确权登记试点,清晰界定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主体。在推进生态产品供需精准对接方面,构建“1+7+N”农产品电商营销体系,建成中小型批发销售市场12个、中小型冷链物流集配中心4个。在健全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方面,已出台嘉陵江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办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邀请专家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评估,收缴生态补偿金82.5万元,建立修复基地4个。在加强绿色金融支持方面,广元创新推出农户小额信贷“整村授信”,推出“金田贷”等有机生产信贷产品,2021年全市绿色信贷余额95.9亿元,同比增长37.9%。
坚持绿色发展
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在广元多地有着生动的实践。
广元市昭化区坚定践行“两山”理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打造以“松林+茯苓、柏林+菖蒲、核桃+夏枯草”为主的林下中药材发展格局,林业产值突破19亿元,成功创建为“全国林下经济示范县区”。
白龙湖、亭子湖是广元市境内两个最大的人工湖泊,坚持以水养鱼、以渔净水,推动白龙湖、亭子湖“两湖”生态产品可持续经营开发,全力打造中国西部最大生态有机鱼产业基地。2021年,“两湖”生态渔业实现综合收入3000万元,全市水产品总产量5.89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14.89亿元。
目前,广元市“三品一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达到591个,有机产品认证证书255张,建成世界最大红心猕猴桃生产基地、全国最大黄茶生产基地、全国第二大油橄榄种植基地,食品饮料、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生态康养文化旅游全国知名,获评最美中国旅游城市。
“总体来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就是打通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通道和路径,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广元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元将于近期启动全市GEP核算,对全市生态资源进行摸底,落实全市生态经济发展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的“路线图”和“施工图”,全力争创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地区。
<hr>来源:中国改革报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四川, #嘉陵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