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周边8个全家出游的好去处一路风光美如画 (南充篇)
杨柳657 发表于:2020-7-23 02:40:04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507
南充

阆中古镇

阆中古城,中国四大古城之一,位于四川盆地东北缘、嘉陵江中游,景区总面积达4.59平方公里,古城核心区域2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古城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历史,为古代巴国蜀国军事重镇。

阆中,古称保宁,素有“阆苑仙境”、“巴蜀要冲”之美誉。境内拥中国四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的阆中古城,古城建址是完全按照唐代天文风水理论的一座城市,这里也被誉为“风水古城”。






汉桓侯祠

  汉桓侯祠,俗称张飞庙,明代又称雄威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国文化旅游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张飞为三国蜀汉“五虎上”之一,刘备攻取四川后,封张飞为车骑军领司隶校尉,并任巴西太守镇守阆中。在镇守阆中7年间,张飞保境安民,发展农桑。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张飞被属下张达、范强所害,谥为桓侯,葬于阆中。张飞遇害后人们敬其忠勇,为他筑冢建祠,以示纪念,从初建时算起汉桓侯祠已有1700多年历史。据阆州刺史崔善《新建巴西太守张桓侯祠记》,张飞死后即建起桓侯祠,虽历遭兵火毁坏,但累毁累建,“土宇几更,墓田如故”。明代典膳黎重,在墓冢四周增筑围墙47丈。此后还有多次续修。现在的桓侯祠为明清时重建的四合庭院式古建筑群,占地5000多平方米,规模恢宏,建造精美,由山门、敌万楼、左右牌坊、东西厢房、大殿、后殿、墓亭、墓冢组成,建筑面积达2200平方米,为三国文化的一大胜迹。



唐代佛塔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城北玉台山半腰,现滕王阁景区内,唐滕王元婴镇守阆中时 所建。佛塔高8.25米,四方形塔基,刻四瓣梅花形须弥座,塔身为覆钵形,正中开一船形龛,内刻一佛结跏跌坐于莲台,上装塔刹,刹基两层,下层有石雕八力士举托刹身,上层为六方柱,各方开一昆门,门内刻一座佛,刹为火焰纹状。石质细腻,古朴秀美。此塔为七级浮屠,原为三座,仅存一座。其视觉效应奇特,无论从任何角度看去,石塔均向一旁倾斜。



五龙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阆中河楼乡白虎村五龙山麓。始建于唐代,元至正三年(1343年)重修。占地4亩,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原有山门、戏楼、左右厢房及文昌阁等,“文革” 被毁,现仅存元代文化遗址文昌阁,属全木结构,其建筑风格为布筒瓦覆盖的单檐歇山式屋顶,面阔3间,檐柱侧脚明显,前檐下施六铺作斗拱出双挑:第一挑瓜子拱雕呈翼型,第二挑华拱左右各出斜拱,极为别致。斗拱用料粗大,梁架举折小,屋面平缓。四根檐柱用料较大。整个建筑,既具宋代《营造法式》中某些建筑特点,又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其“叉手”用料为同期建筑所罕见,左右次间还保持“草袱”及圆木椽子。建筑造型优美,大式作法,与山西五龙庙形制相似。虽仅存后殿,但却是现已保存不多的元代建筑。



永安寺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水观镇东北5公里群山环抱的黄泥岗上,距阆中城约40公里。建于唐代,宋治平年间,元至正年间,明嘉靖年间,屡为培修。占地4000平方米。占地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现存为元代和清代建筑组成的古建筑群,是一座重檐悬山式建筑。寺中所有建筑、藻饰、石雕、木雕、泥塑、绘画六种技艺,均臻上乘,构成整体,优胜陕西之永乐宫、峨嵋之飞来殿。现观音楼、大殿、西厢侧殿、天王殿、古永安禅院山门等古建筑尚存。




清代四川贡院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代考棚在城内学道街、清嘉靖年间重建、原由山门、廊道、考房、大殿、二殿、后殿和考生宿房组成。现存有卷棚式廊道,纵横共长50多米,廊道两旁的木栏上带有飞仙椅。左右有两排考室,各室相隔,饰以雕花。保护较好,是全国仅存的两处考棚之一。清代考棚,是川北道贡院的俗称。科举制度是封建王朝分科考试选拔文武官员后备人才的一种制度。明清时,阆中代行四川临时省会17年,在这里共举行乡试四科。省会迁徙后,阆中贡院考棚又作县试、府试场所至废除科举制度。




华光楼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华光楼又名南楼,镇江楼,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屡遭火焚,历代复修,现存为清同治六年(1867)重建,建筑面积150平方米,是阆中古城区的标志性建筑。该楼为过街楼,楼身建于5米高的石砌台基上,通高36米,三重檐歇山式屋顶,挺拔壮丽,精致典雅,唐风清韵,特色独具,有“阆苑第一楼”之誉。登斯楼“三面江光抱城廓,四围山势锁烟霞”,丹青城廓、嘉陵山水尽收眼底。







天宫院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宫院位于阆中城南20公里的天宫乡。始建于唐,明天顺三年重建。 因阆中天文文化深厚,唐代天文学家袁天罡、李淳风晚年先后来阆定居,在此择地观天,著书立说,死后都埋藏于此,天宫院为纪念他俩而建。原有万年台、牛王亭、正殿、观音殿等建筑,正殿为双重檐歇山式屋顶,台梁式屋架,用料粗大,观音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为叠梁式和穿斗式结构相结合的建筑。现两殿均保存完好,占地6亩,建筑面积684平方米。这里地形像一顶王冠,四周有九条山脉朝向,叫做“九龙捧圣”。袁天罡墓所在的观稼山,据说像一只麒麟,前面的圆形山岗即是太阳,叫做“麒麟奔太阳”,李淳风墓所在地方是一个圆形山包,像一颗珍珠,两边山脉则似两条飞龙,叫做“二龙戏珠”。




滕王阁

 嘉陵第一江山景区--- 滕王阁在阆中城北 的玉台山,同南昌 滕王阁一样,是唐高祖李渊第22子滕王元婴建 造。滕王于公元679年由寿州调隆州(阆中), 嫌“衙役卑陋”,便在城中建“隆苑”(玄宗 时改“阆苑”)又在玉台山建玉台观和滕王 亭,供其游乐,杜甫有《滕王亭子二首》。滕王阁下台基上有唐代佛一座。塔身为上大下小长圆球体,正中开一船龛,内刻一佛结跏跌坐 于莲台。上装塔刹,有石雕8力士举刹身。刹身为六方柱,各方有佛一座。刹顶为一焰纹状圆石。石 塔通高8.25米。



锦屏山

  嘉陵第一江山景区---阆中锦屏山系国家AAAA级风景区,位于阆中古城南郊,因“花木错杂似锦,两峰连列如屏”,故人们通常都叫锦屏山。吴道子曾以锦屏山为轴心,描绘三百里《嘉陵江山图》,

杜甫诗云“阆州城南天下稀”为之赞美。经千余年装点润饰,锦屏更加绚丽多姿,素有“阆苑仙境”和“嘉陵第一江山”之美誉。其海拔 480米,面积20多平方公里,东有状元山,西有马家山,北有牛家山,众山相连形成阆中古城的天然屏障。唐朝以前曾在此建有玛瑙寺、杜陵祠、锦屏书院;明代又增建了望江楼等7座楼阁以及吕祖殿、观音殿、武侯祠、飞仙洞等庙宇僧舍,汇儒、释、道于一山。杜甫、李商隐、吴道子、陆游等诗人画家相继到锦屏写诗作画,抒发情怀。




巴巴寺

  巴巴寺是伊斯兰教嘎德耶教门穆斯林的圣地,位于阆中市城区东北郊蟠龙山南麓。巴巴 寺,又名“久照亭”,巴巴,即阿拉伯语“祖先”之意。康熙年间,沙特阿拉伯麦加城穆斯林华哲·阿卜杜拉希在阆中传授伊斯兰教时,去世而安葬于此并建寺。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东山园林

  嘉陵第一江山景区---东山园林。东山园林位于阆中七里经济开发区,

东山园林与阆中主城区仅一江之隔。景区占地面积200余亩,现有省级文物单位两处(唐代大佛、北宋状元洞),市级文物单位一处(明代白塔)。其间林木幽深、高山飞瀑、小桥流水,是人们游览休憩的好去处。

  



落下故居

(星座苑)

  中国春节老人——落下闳故居(星座苑)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春节文化之乡四川省阆中市古城核心保护区内,是为纪念世界杰出的古天文历算学家、中国春节老人落下闳而复建的一座串珠式二进民居院落。座北朝南,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房屋16间,为木质穿斗结构,雕花门窗,青瓦屋面。2006年1月29日(农历丙戌年正月初一)正式对外开放,供游人参观瞻仰。




清真寺

  阆中市清真寺始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系由陕甘土木专家仿西安华觉寺设计建造,占地3亩多。寺门门楼为亭阁式,寺内庭院占地面积2.4亩,3条石板小径直达礼拜大殿。大殿为传统宫殿式,取明五暗三格局,无中梁,俗称“二郎担山”,面积628平方米,高30米,其造型古朴庄重,气势雄伟,整个大殿雕梁画栋,古雅清净,是全国著名清真寺之一,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成都到阆中,开车走高速大概在3个半小时左右,有点儿小远,不过路况好走,大家边走边耍一会儿就能到。如果不想开车,可以选择坐动车,2个半小时就能到,还不会那么累。

阆中古城夜色






古镇依山傍水,镇上小店衣食住行应有尽有。住宿可以找家巴适的临江小院,,晚上一家人就趁着月色和江风,在古镇溜达闲逛吃美食。或者去体验当地有名的醋泡脚

实用信息

开放时间

08:00-18:30 (05月01日-10月07日 周一-周日) 08:00-18:00 (10月08日-次年05月31日 周一-周日)

交通安排

成都乘坐高铁/动车直达阆中;端午当天中下午还有票,想去的朋友可以订票了!!!

门票参考:阆中古城一票通 110元/人;

单个景点门票参考:汉桓候祠门票50元/人;清代四川贡院门票50元/人;川北道蜀门票40元/人;文庙门票30元/人;阆中大佛寺门票10元/人;华光楼门票15元/人;中天楼门票15元/人;锦屏山风景区20元/人

建议根据需求看是否购票,对景点不感兴趣的,就在江边吃吃喝喝也是惬意的实在~

一天更新一地一篇,小编整理、码字不易!多多支持!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