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的阆中记忆,看完感慨万千
敢想敢做敢拼 发表于:2020-8-9 23:06:11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475
阆中,确实是一座古老的城市。然而在整个中国飞速发展的今天,这座古老的城市也和中国的其它城市一样,每一个角落都在经历着迅疾的变化。毫不夸张的说,这座城市近五年来的变化,超过过去三十年的总和,而近三十年的变化,又超过过去两千年的总和。

这使得即使像我这样出生于八十年代的人,对这座城市的印象也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化作碎片,再没有办法实地重温它们。

所以我决定认真整理一下这些四处漂浮的碎片。时间限定在1990年至1999年,因为这十年之间,正是我在这座城市里度过的童年和少年岁月。



(九十年代的嘉陵江西段)

回想起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那时的阆中城还很小,城东只有一条公园路,城北只到新村路和寓思园街,再往北就是大片的蔬菜地,从汽车站到神门关那一片虽然也有一些零星的建筑和工厂,但在阆中市民的印象里那儿是绝对的“郊外”。七里开发区就更不用说了,没人会把它当成城市的一部分。



(人民广场)



(89队车站)

那时的城市中心也是人民广场,但当时的广场还简陋得很,连地面都是黄土铺就的,广场的东面是灯光球场,以及一座公共厕所和垃圾堆放场,北面是人民影院。人民广场是阆中市民的休闲中心,阆中人提到“玩”,几乎都会奔着人民广场而去,有到灯光球场打篮球的,有到看台上假装看球其实是在谈恋爱的,有到人民影院看电影的,有到广场里打台球滑旱冰的,也有纯粹是在广场上散步的,偶尔还有外地来的杂技团在广场中心搭起大篷,扯起高音喇叭作宣传,端的是热闹非凡。

人民广场的东面是郎家拐街,与人民广场有一座小桥相通。那时的郎家拐街还没有改造,找不到一丝如今商业中心的影子,只是一条宽不过十米的小街,两边都是老四合院,街上有卖服装的,有卖日杂的,还有卖五金电器的,甚至还有一所“群力中学”。我印象最深的是街头几家吊汤扯面店,雪白劲道的面条淋上一勺琥珀色的油渣子,让人一闻就馋涎欲滴,现在似乎只有一家还开着,而且搬到了王爷庙街,我也经常去光顾,但再也找不到小时候的感觉了。

与现在不同,那时候卖服装的店铺多集中在内东街、武庙街和大东街,尤以大东街为多。大东街的服装店里品种多,价格也比较便宜,有“走私街”之称,是当时阆中人买衣服的必逛之处。位于大东街与内东街交汇处的东门口商场,则是当时阆中的两大百货商场之一(还有一家是位于天上宫街口的人民商场),这座两层楼的商场是我小时最爱去的地方之一,因为它的二楼摆着几面哈哈镜,这在当时可是个稀罕东西,看着自己的样子在镜子里忽肥忽瘦,忽高忽矮,真是百看不厌。



(新华书店)

东门口商场的对面就是老新华书店,是一座绿色的苏式建筑,这家当时城里最大的书店也是我小时候爱去的地方,用积攒下来的零花钱在里面买过不少漫画,当然由于囊中羞涩,也免不了经常站在里面看不要钱的书。老新华书店的西边则是市委、市政府大院,现在早已被拆除重建成了商业中心——东方广场,那时候的政府大院不像现在这样戒备森严,任何人都可以在里面自由穿行,我就为了省几步路而在里面走过无数次。



(阆中宾馆)



穿过太平寺街和天上宫街,就到了当年阆中最繁华的十字路口,路口四角都是当年的“标志性建筑”——分别是阆中宾馆、五金公司、人民商场和保宁影都。如今阆中宾馆和五金公司的楼还在,但都被粉刷一新,保宁影都和人民商场则早已被拆掉修成了商品房。当年的保宁影都是阆中最大、条件最好的电影院,还记得最后一次在里面看电影是全家一起看的美国恐怖片《极度深寒》,回想起来当时父母居然带小小年纪的我和弟弟去看如此血腥刺激的电影,也真够训练胆量的。



(保宁影都)



再往东走就是公园路,与现在相比倒是变化不大。但是当时公园路口有阆中城唯一的夜市,一到晚上就有许多地摊摆了出来,卖着形形色色的商品,价格都比店子里便宜许多,使得许多市民晚上都趋之若鹜。我曾经在其中一个书摊上低价买了好多本《画书大王》,让我在同学面前得意了挺长时间。当时的城东的主要街道就只有这么一条公园路,如今的滨江路、观音路当时都还不存在,观音路的位置是当时的粮站,又叫“重点仓库”,粮站后来改成了游泳池,周围则是一片片的菜地。



(张飞塑像)

从公园路回到如今的张飞大道,当时还叫“东风路”,往北走到东风中学的门口,起先还没有张飞塑像——当然现在张飞塑像也搬走了,倒是有一个犀牛转盘,转盘上陈列着那尊绝对是古物的犀牛石像,转盘是开放式的,可以走到转盘中心去,每天都有人在犀牛身上作零距离接触,早已把石像磨得光滑锃亮。如今的犀牛雕像被重新请回了西门外的滨江路上,算是恢复了“镇水石犀”的本色。



当时的东风中学仍然有着古色古香的校门,校门两边写着“学习”、“奋斗”四个繁体大字,门口还有一座小桥与东风路相接,那个时候东风中学校风不是太好,经常有人在校门附近打群架,我就曾亲眼目睹一群人追打另一个人,将那个倒霉的家伙按在地上一顿拳打脚踢,也不知道后来被打成什么样子了。

现在已经是城市中心的新村路,当时还属于边缘地带,再往北走就是“蔬菜社”的地盘,穿过两边全是低矮瓦房的迎恩街,再穿过一条小水沟和一片竹林,就是驻阆部队营房——当然,所有阆中人都把这里称作“海校”。这片占地面积广阔、树木繁盛的军营,估计和阆中城内很多孩子的童年都有着不解之缘,军营中的林荫道、小树林、北操场、训练场都留下过孩子们的身影。

也许是当时驻扎的解放军部队管理不如现在的武警部队那样严格,总之当时的军营我们是可以随便出入的,那些在门口站岗的卫兵见我们鬼鬼祟祟往里面溜的时候也不会多加阻拦,偶尔还会逗我们一下,让我们喊他们“叔叔”。海校里最好玩的莫过于训练场边的那辆石头坦克,孩子们在里面钻进钻出,爬上爬下,就像进了真坦克一样兴奋。



阆中城周围有两大河滩地,即城东的柳林河坝和城西的西门河坝,这两片河滩地随着滨江路的修建和金银台电站的蓄水,已经基本上消失了。印象中的柳林河坝绿草茵茵,树木参天,是个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只不过由于家在城西,又听说柳林河坝是“枪毙犯人的地方”,存了几分畏惧之心,故而很少去那边。对西门河坝倒是相当熟悉,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在那里放风筝、打水仗、捡鹅卵石、抓螃蟹、搬“屁巴虫”、打“水漂石”。



(索道)

记得以前西门河坝面积相当大,从老索道处一直延伸到王家嘴,河坝里布满了鹅卵石,其间长着一丛丛茂盛的芦苇。以前丝厂宿舍就紧挨着西门河坝,从丝厂宿舍出去有一座吊脚楼形式的厕所,从厕所边的一条小路可以下到河坝里。

或许那时候建筑业不发达的原因,没什么人来采沙挖鹅卵石,河坝里完全是一片原始风貌,记得有一年有人在河坝里种西瓜,后来还有许多成熟了的西瓜丢在河坝里没有收割,于是大家都跑到河坝里去捡西瓜,我们几个也去捡到了几个还没完全成熟的西瓜,尽管吃起来没什么味道,大家还是很高兴。

每年夏天洪水过后,西门河坝里许多坑坑就会积满水,有一年在河坝里玩得高兴了,我们几个干脆跳进水坑里游了一回泳,当然后来带着一身湿透的衣服回家时,不免被老妈狠狠训了一顿。

自北向南如同一支楔子般插入阆中城的蟠龙山也不可不提,如今蟠龙山已被阆中城三面包围,而且城市还在一步步逼近:新建的绕城公路从半山腰穿过,一层层的新建筑往山上重叠。

而当年蟠龙山还是一片荒芜之地,除了师范学校在山上占了一小块地方外,其余大都是些荒地、果林和农田。其中蟠龙山最南端的一座小山头被改称为“花果山”,上面诞生了阆中最早的一批农家乐,建起了一批儿童游乐设施。



(花果山一角)

从花果山再往北走则是属于蚕种场所有的大片桑园,每年桑果子成熟的时候,这里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因为桑园实在太大,不管去得早晚,都能大把大把地摘下桑果子,满载而归,让嘴巴和舌头被果汁染成几天都洗不掉的绛紫色。





(北街)



(蚕种场)



(华光楼)



(锦屏山)



(划龙舟场景)



(丝绸厂内)



(滕王阁)



(学道街)



(张飞牛肉加工厂)



(状元街)

写了这么多,最后却发现还是无法拼凑出一个完整的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阆中城,不仅仅因为城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人生也改变了很多。昨日的阆中城终究只存在于昨日,过去的心境也已无从追寻,现在能想起来的,只能是这些过滤了曾经有过的阴影、唯留下美好回忆的缤纷碎片。

(图片收集自网络)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阆中, #汽车, #嘉陵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