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m_yuan 发表于 2021-2-6 07:37:45

耕田:回家过年

他终于坐上了开往广州的长途客车。当时已华灯初上,如果顺利,第二天上午就可到达广州,然后去火车站,再坐28个小时的火车,就可以到达他的故乡了。这是他离开故乡第五个年头的第一次探家,与他结伴同行的,还有战友他。

是的,他是一名军人,三年服役期满,他面临走和留两个选择,他几乎没作考虑,就留了队。送走了老兵,迎来了1986年元旦,虎年春节也紧跟着到了。“留队老兵中,没探过家的不多了。”一个探亲归队战友的一句话,听得他想家了。

遥远的故乡,无尽的思念,那里不光有他的亲人、儿时的玩伴,还有清澈的河水,碧绿的瓜果,金黄的麦穗,火红的柿子……刚到部队时,他几乎每晚都梦回故乡。后来,当他一次又一次立功受嘉、胸前佩戴大红花的时候,他突然发现,梦的阵地已被火热的军营生活占领。现在,他成了一名真正意义上的老兵,他突然又想家了。于是,他填写了申请报告,获准后,他先去办理了《军人通行证》,再到军人服务社买了一些当地特产,然后,把平时省下来的两件的确良军上衣、两双解放鞋,连同买的东西,一并装进那个入伍时带来的帆布提包里。他准备妥当了,战友他也准备好了,俩人换上便装,坐上了开往市区的中巴车。

本来,他没想到约一个战友一起探家,是连队一个老兵的探家经历,确切地说是探家途中出了问题,让他改变了主意。老兵比他早一年入伍,也是第一次探家,同样是坐到广州的长途客车,可是老兵没坐到广州就出事了——中途在服务区停车休息时,老兵打了个盹儿,等老兵醒来,车已开走了。车上,有老兵的行李,重要的是,老兵所有的现金及身份证明资料,全在行李中。老家远在千里,此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老兵身无分文,走投无路,一筹莫展。“就是走,也得走回家!”最终,老兵没有向后转。当然了,老兵并没有选择拉练的方式走回家,有限的假期也不允许老兵迈开双腿,一个好心的货车司机把老兵带到广州。老兵到军区司令部求援,值班首长先打电话到团里确认老兵身份,然后拿出一些钱给老兵做回家的路费,提醒老兵要吸取教训,注意安全,按时归队。老兵归队后向连长销假,连长说:探家也是执行任务,行李丢了继续前行,提出表扬。但东西丢得窝囊,必须挨骂。老兵脸还红着呢,连长又说:“连里已经把首长帮你的钱还了,下月起,从你津贴费中慢慢扣。”

其实,在部队几年,老兵和他都没单独出过远门。他参军前,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十几公里外的小县城,不要说火车了,汽车都没坐过。因此,当他俩启程回家,除了激动外,还多少有点不知所措——在市区长途汽车站旁,他俩被人忽悠了。本来,他俩是要直接进站的,是站对面那个广告牌吸引了他俩,他俩就过去看看。这一看不要紧,他俩心动了。忽悠他们的是一个私营客运老板,那老板说,对面国营车站到广州的长途客车每天晚上只有一趟,现在是中午,你们要进去买票,得等七八个小时才能坐上车,而他们的客车两三个小时就发一趟,说走就走,车是进口带空调的,价格还便宜。

老板桌子前面的那个广告牌,上面用红油漆写满了客运线路和发车时间,非常醒目、非常明白,也非常诱人。他俩信了老板的话。然而,票买好了,客车并没按时到,他俩才知道上当了。老板解释了很多“原因”,先说快了快了,又说正在加油,再说马上就到。吃晚饭的时候,车终于开来了,他俩一看,国产大巴、外漆脱色、声音“宏亮”。上了车,车上没多少乘客,多半的位置都空着,他俩放下行李找到座位坐了下来,心里才踏实了。然而,他俩没踏实多久,便被卖了“猪崽”——这辆破车在市区“轰隆隆”地兜了一圈后,把车上的全部乘客“请”到另一辆客车,而这辆客车的车况,还不如那辆。乘客们开始抗议,有的人干脆骂起了娘。这个时候,开车的司机好像是个哑巴,一言不发,闷头开车。在经过了长时间等待和一番折腾后,天色已晚,客车终于驶出市区,向广州方向开去……

老兵丢包的故事没在他俩身上重复,但一路并不顺利,客车过了服务区,就堵在路上了。通往广州的路,有几百公里,当时大部分是砂石路,路面窄、上下坡和拐弯多,正常情况下,汽车每小时只能开几十公里,如遇雨天道路出现险情,或突发车辆事故,一堵就是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他俩就这样被堵在路上,直到第二天下午才到广州,这时,当天下午回家那趟车的票已经告罄。

偌大的广州火车站,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置身在人海里、吵闹中,当天走不了,他俩感到了累。这时,一个倒票的“黄牛党”出现在他俩面前。归心似箭,最终,他俩花高价从“黄牛党”手里买到了当天下午回家那趟车的票,上了拥挤不堪的绿皮火车。

火车汽笛长鸣,徐徐开动,一路向北。在“哐当、哐当”的声音中、震动下,火车过了一站又一站,上下一拨又拨一人,他俩坐啊坐,从满眼绿色到天寒地冻,于第三天凌晨,在故乡那个车站——漯河站下了车。出站后,他俩租一辆机动三轮车,马不停蹄,连夜向家里赶去。

故乡的亲人,阔别已久的游子到家了,你们听到嗒嗒的脚步响和那动听的马达声了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耕田:回家过年